(一)茶條槭幼苗病害:播種幼苗在四月下旬,五月上旬發(fā)芽不久易生病害,癥狀為子葉變黃,葉枯而死。稍長大之幼苗,葉變黃,萎縮,自地表以上枯死,多發(fā)生在五月上中旬。病因為尙不淸,可能是受堿害而引起的生理病。
防治方法:先用噴霧器或噴壺充足的噴水一次,以便洗去或沖淡植株近旁土壤的含堿量,其次是中耕時去掉含堿表土,離開苗株。
(二)茶條槭白粉。簽楹θ~部,在葉之表面感染白霉,多發(fā)生在六、七月份以后之陰雨季節(jié),空氣潮濕,苗株過密,通風不良的情況下。
防治方法:適當間苗以利通風、透光,發(fā)病前可噴波爾多液預防,染病后可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效果良好。
(三)茶條槭蟲害:刺蛾六至八月間發(fā)生較多,用250倍223乳劑加水250 —400市斤噴射有效。
(四)茶條槭種子害蟲:為鱗翅目蟲子的幼蟲,白色,有毛,體小長達2毫米,徑1毫米, 被蛀食的翅果占30%,可撒六六六粉或用二硫化碳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