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樹撫育管理
七葉樹幼苗子葉不出土,幼莖紅色,出土后很快就可長到25厘米。嫩葉為奇數(shù)掌狀復葉,幼莖及新葉由紅色變?yōu)榫G色。幼苗,性喜濕潤,在強烈日光照射下,尖部罹日灼病。在幼苗期間栽植不宜太稀,以令郁閉。當年播種苗,生長有間歇性,生長一段后封頂,再生長再封頂,其生長有的竟達5—6次之多。故在培育幼苗時,在五、六月間,應多追肥,勤灌水,以打破其休止期,使之繼續(xù)生長。播種苗當年高度可達30—50—70厘米,干徑1—1.5厘米。當年不必掘苗假植,但應充足灌凍水,夾風障,幷涂白以防凍害和野兔啃傷,同時要注意防霜。根據(jù)1958年4月中旬幾次霜凍以后觀察,七葉樹幼苗怕霜,凡受霜害之嫩葉,至中午變黑枯焦。故在降霜之前須加保護。二年后按植株大小分級栽植。第一次移植50X40厘米或60X40厘米均可。七、八年后高達3米以,上時可少量出圃,十至十五年后可達4—5米,可大量出圃。“
七葉樹撫育管理病蟲防治:
(1〕象鼻蟲:咬傷幼莖,被咬傷處變黑,上部死亡,可在每日淸晨或黃昏用人工捕捉,或苗出齊后結合灌水捕撈,但水量要大,蟲怕水而漂浮掙扎,就勢捕撈。也可灌注可濕性六六六加水180倍,床面床背普遍灌注。
〔二)介殼蟲:為害三一五年生以上之大苗嫩枝?稍诎l(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或蒽油乳劑。發(fā)芽后可噴內吸磷,硫磷或人工搓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