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紅斑病主要是在7-9月份發(fā)生,嚴重影響石楠的生長、石楠紅斑病的政治和治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
發(fā)作規(guī)律
病菌多在枯葉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氣流撒播發(fā)展初侵染與再侵染。每年7—9月進入發(fā)病盛期。一般多旱時令或高溫潮濕時易發(fā)病。
病原
專家稱枇杷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籽實體生在葉面,子座球形至近球形,暗褐色或黑色,大小35— 71μm。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密集,不分枝,無隔膜,無膝狀節(jié),頂端圓錐形或圓形,有孢痕但不顯著,大小6一19×2—2.5(μm)。分生孢子鞭形或針形,通明至淺欖褐色,具隔膜2—8個,但不顯著,正直或蜿蜒,基部近截形,大小20一80×2—2.5(μm)。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上病斑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大小2—15妹妹暗紅色,中央有的灰色,邊緣暗紅色顯著。前期在葉片側面熟良多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籽實體。
防治辦法
1.藥劑防治:發(fā)病后及時噴藥,藥劑可選用1:1:100倍式波爾多液,77.1%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7.1%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701倍液,50.01%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倍液,75.01%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1倍液。
2.園藝防治:春季鏟除病落葉,可齊集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