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Pax.)Komarov.)別名紫花槭、九角楓,槭樹科,槭屬。假色槭為落葉小喬木,樹高可達8~10m,小枝細弱,幼枝近綠色。葉形秀麗,單葉對生,近圓形,長6~10cm,長9~11裂,基部心形,裂緣有重鋸齒,花紫色,深秋葉色變紅、紫紅等。翅果嫩時翅果嫩時紫色,成熟時為紫褐色,小堅果,長1.0~1.1cm,寬5~7mm;翅長圓形,寬5~8mm,連同小堅果長2.0~2.5cm,張開成銳角或近于鈍角,花期5月,果期9月。假色槭耐寒性強,耐干旱,喜光,稍耐蔭,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但也耐瘠薄土壤。根系較發(fā)達,萌芽力中等,不耐澇漬,抗煙塵能力比較強。假色槭樹形樹葉非常美觀,特別在秋季,它是東北最紅的楓葉樹,是行道樹和城市小區(qū)綠化的極品樹種,目前在東北各地廣為栽培。
1.假色槭苗圃地的選擇
假色槭育苗,圃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且比較濕潤,土壤結(jié)構(gòu)比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pH值在6左右。同時還要考慮選擇便于灌溉,便于管理,便于運輸?shù)牡貕K作為苗圃。
2.假色槭整地做床
苗圃地選擇之后,首先要進行深翻地。秋季深翻地深度在25~30cm,春季再翻深度在20cm。然后,要進行施肥、土壤消毒、細致整地和做床。施入腐熟的豬圈糞或雞糞1.5kg/m2;整地采用旋耕機耕作(事先要清除地塊里的石塊,防止損壞機械),土壤比較疏松,結(jié)構(gòu)好;做床規(guī)格,床長 20m,床寬1.1m,床高10cm,步道寬40cm,床面要整平壓實。土壤消毒處理,播種前選用多菌靈,多菌靈用量為6g/m2。也可以用3%的硫酸亞鐵溶液,用量為4kg/m2,土壤消毒7d后播種。
3.假色槭種子處理
假色槭的種子采收后,盡量不要讓種子干燥,種子過于干燥往往喪失生命力。10月下旬采用冷濕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將色木槭種子用多菌靈溶液浸種 5~8min,再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將種子撈出控干,再混入3倍種子體積的濕沙,埋入儲藏溝進行冷濕處理。翌年春季播種前一周,將種子取出進行催芽,堆放在窩風向陽的地方,罩上塑料薄膜,以提高溫度,當種子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4.假色槭的播種
假色槭的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平均氣溫在15℃以上。采取散播的方式,發(fā)芽率在80%的種子播種量控制在65g/m2,將種子均勻地散播在床面上。播種后,上面覆土2cm,覆土最好用沙壤土或森林暗棕壤(要篩細)。鎮(zhèn)壓后覆蓋遮蔭網(wǎng)。
5.假色槭的田間管理
播種后,播種后經(jīng)過2~3周種子發(fā)芽出土,混濕砂催芽處理的種子可提前出土。出土后3~4d長出真葉,10d左右出齊,苗木出齊后15d開始間苗,苗床上保留苗木的密度為100株/m2。苗木速生期追施化肥2次,每次追碳酸氫銨25g/m2。苗期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并及時松土除草、疏松。
假色槭當年生苗高可達50cm,單位面積產(chǎn)苗量為100株/m2。一般假色槭當年苗不出圃,第2年進行移植培育綠化苗木。培育綠化苗木一般采用壟作,壟作控制在每延長米5株苗木,除加強水肥、松土除草等田間管理措施外,也要注意進行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