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生長發(fā)育正常且樹勢健壯的,這樣成功率高,坐果好,無核率高且果粒大,商品性好。在樹勢弱或徒長的樹上處理,效果不穩(wěn)定,果粒小,且有大小,F(xiàn)象。有必要對上年樹體發(fā)育狀況進行調(diào)查,看是否有過早期落葉或得過嚴重的霜霉病,新梢生長是否停止過晚。如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都會造成枝條發(fā)育不充實,這樣的樹最好不做無核處理。
2 處理前的樹體管理
①抹芽、引縛與摘心;對樹勢較弱者要及早確認花穗并進行抹芽,使其初期發(fā)育旺盛。每m2留10~12個強壯新梢,剪除無花穗新梢。引縛應(yīng)在第1次處理前結(jié)束,因為提早引縛才能使新梢的生長發(fā)育協(xié)調(diào),使花穗的發(fā)育一致。如果第1次處理前確不能引縛的,處理后要及時引縛,要等距離進行,注意不要郁閉。摘心應(yīng)及早進行,就在花穗以上長到8~10葉左右(開花前7~10天)時摘心,除留頂端一副梢外,其余副梢全部秣除,頂端副梢3~4葉持續(xù)摘心。②花穗管理;一般強枝上留2穗,中等及偏弱枝留1穗,通常要比正常留穗量多留20%左右。要修剪花穗,方法是除去肩下3~4個小穗,然后將穗尖去掉1cm左右,留下20個左右小穗,基本上能保證穗重500~600g。
3 處理適期和方法
一般進行3次處理。第1次花穗拉長,處理時期花前7~10天,花穗與枝條成直角時用赤霉素7.5mg/L浸花穗;第2次處理座果,時期40%~50%開花,用赤霉素30mg/L浸花穗;第3次處理膨大,一般第2次處理后10~15天,用赤霉素50mg/L+CPPU5mg/L浸花穗。第3次浸藥后要修穗、套袋。第2次處理時的氣象條件非常重要。處理后8小時遇20mm以上的降雨需再處理,但處理濃度需降低,一般用原濃度的50%~80%,根據(jù)降雨情況和處理時間而定。如天氣異常干燥,長時間持續(xù)40%的相對濕度,就會混入有核果,且坐果和果粒膨大不良,后期遇雨會造成裂果,所以異常高溫或正午時不宜處理,早晚濕度大時處理為好,且濕度最好保持在80%以上,所以干旱地區(qū)處理前后澆水是必要的。20℃左右的溫度最好,30℃以上或10℃以下會影響藥劑吸收。
4 肥水管理
無核化栽培從開花至成熟與常規(guī)栽培相比可縮短10~15天,坐果率比常規(guī)栽培要提高1~3倍,同時由于種子繁育不能產(chǎn)生促進生長的生長激素,故需要大水大肥來滿足生長需要。一般全年需施萌芽肥、果實膨大肥、著色肥和秋施基肥,萌芽肥以氮肥為主,膨果肥、著色肥以硫酸鉀復(fù)合肥為主,基肥主要以土雜肥、鈣鎂磷肥為主,施肥后應(yīng)立即澆水。
5 病蟲防治
重點防好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及透刺蛾的防治。花前主要用藥4次,石硫合劑1次,黑痘病1次、灰霉病2次。黑痘病用氟硅唑、霉能靈或世高加必備或科博葉面噴施。灰霉病用施家樂或凱澤加噴克葉面噴施。霜霉病烯酰嗎啉、氟嗎啉、纈霉威:目前最好的霜霉病治療劑,銅制劑是防治霜霉病的優(yōu)秀藥劑,目前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是必備,最常用的是波爾多液。白腐病禾果利(烯唑醇)、戴挫霉、氟硅唑等,是治療白腐病的優(yōu)秀藥劑,最優(yōu)秀的保護劑:科博,福美雙,炭疽福美、噴克等。炭疽病戴挫霉、使百克、溴菌清等,是炭疽病的特效殺菌劑,科博、EBDC類(噴克,丙森鋅等),銅制劑均能對葡萄提供有效保護,防治炭疽病。透刺蛾用殺蟲劑結(jié)合灰霉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