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栽培荷蘭豆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F就其高產荷蘭豆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荷蘭豆栽培技術之精細整地,高畦適時播種
冬種荷蘭豆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一季稻或晚稻收割后盡早翻田曬白、耙細,南北走向做畦,做到深溝高畦。畦寬80cm,高25-30m,溝寬25-30cm。播種前要施足基肥,667m2用農家肥500kg、三元復合肥40-50kg,混合后施于播種溝內并與土壤充分混勻,覆蓋3-4cm厚土后再點播種子。每畦雙行種植,行距50cm,株距 15cm,種子應先拌根瘤菌,每2.5kg種拌1包,拌后隨即播種,每穴播2粒,點種后用火土灰覆蓋。播種時間以9月初至10月中旬為宜,最遲不能超過 11月上旬。
2 荷蘭豆栽培技術之保苗補苗,插桿扶蔓
播種后5-7天內注意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缺苗應及時補播。天氣干旱應及時淋水,雨天則排水,爭取出苗整齊一致。當苗長至10cm左右時,用植物抗寒劑CR-650倍稀釋液噴施幼苗,以防臘冬霜雪冷害。苗長至20cm左右時,用2m左右高的竹竿或桑干做好插桿扶蔓工作。
3 荷蘭豆栽培技術之重施苗肥,搞好田管
播后15天進行第1次中耕培土,30天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并667m2用腐熟糞尿200-250kg、尿素4-5kg,開小溝施下,施后覆土。開花結莢期可視苗情進行適當追肥,促使豆莢迅速生長。荷蘭豆生長期間,最忌漬水,雨天一定要及時排干漬水,防止因水分過多引起爛根黃苗;干旱時灌跑馬水,開花結莢期不能缺少水分。
4 荷蘭豆栽培技術之防治病蟲害
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銹病,多發(fā)生在中后期。蟲害主要有豆桿蠅和薊馬。對這些病蟲,要以防為主,早防早治,經常巡查,一經發(fā)現,及時科學用藥防治。
5 荷蘭豆栽培技術之及時收獲,藤蔓還田
鮮豆莢在花謝后8-10天左右采摘最適宜,采摘過遲,豆莢老化,品質降低,豆苗也易早衰,早封頂,縮短生長期,產量低。荷蘭豆是豆科作物,其藤蔓含有豐富的氮、磷、鉀,采收后及時還田,能明顯提高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