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_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_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_亚洲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甘草膜下滴灌栽培技術

2014/2/19 11:01:53

1 土地準備

選擇肥力好,土質疏松,PH小于8.5,總鹽含量0.3%~0.4%的沙壤土地。

整地前施足基肥,一般基施油餅100kg/667m2、硫酸鋅2kg/667m2(先將油餅和硫酸鋅拌勻)、三料磷25kg/667m2、硫酸鉀10kg/667m2、尿素5kg/667m2。適時整地,整地質量達到“齊、松、碎、凈、平”五字標準。播種前用施田補150ml/667m2(最好不用氟樂靈,因為甘草對鹵族元素敏感,將影響出苗)進行土壤封閉,施田補可于鋪膜前結合整地進行土壤封閉,也可于播前結合鋪膜滴水春灌隨水滴施。

2 膜下滴水春灌技術

采用播前膜下滴水春灌節(jié)水技術,取消冬、春季大水灌溉。利用滴灌設施播前滴水70m3/667m2,補足土壤墑度,確保作物正常出苗,可比常規(guī)冬春灌節(jié)約用水120m3/667m2,該技術采用覆膜和滴水補墑相結合的方法,阻止膜下土壤水分的蒸發(fā),使水分向下和側向運動,耕層土壤垂直濕潤峰值可控制在40~50cm,并保證了耕層土壤墑度均勻一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達到節(jié)水增效的目的。

3 種子處理

選擇質量好的紅皮甘草種子,凈度達90%以上,千粒重達9.5g,室內發(fā)芽率達到85%-90%。

甘草種子外被一層堅硬的臘質,阻礙種子吸水,因此必須破除,種子才能順利發(fā)芽。硫酸拌種法處理效果較好,處理后的甘草種子發(fā)芽率達90%以上,出苗率高且整齊。

具體方法:用85%以上的工業(yè)濃硫酸和種子以1:20的比例攪拌,拌種時盡量從底翻起拌勻,堆悶10分鐘后再翻拌,重復4~5次,以保證種子處理均勻一致,避免出現(xiàn)種子堆底部由于硫酸過多而出現(xiàn)過度灼傷影響發(fā)芽率。硫酸處理的時間:4月中下旬硫酸處理40-50分鐘,溫度高低與處理時間成反比,觀察甘草種子顏色變化,待甘草種子堆顏色變成深褐色時,取少量甘草種子用水洗滌,仔細觀察,有50%以上的甘草種子表面有深色小點(是經硫酸腐蝕過后的一種現(xiàn)象),部分甘草種種臍邊緣泛白,表明已經處理好,隨后用清水反復沖洗甘草種子。清洗時,漂去不成熟種籽和蟲籽,清洗干凈后晾曬備播。

4 栽培技術

4.1播種時間

合理的播種時間是保證甘草全苗的關鍵。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進行播種;最佳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6月1日至7月20日播種,可不封土,適當鎮(zhèn)壓。

4.2播種模式

采用滴水播種節(jié)水密植栽培模式,鋪膜后滴水70m3(分兩次滴),滴水后視土壤墑度播種。采用半精量懸掛式穴播機進行膜上點播,1膜4行雙管(3-8月可播種,適合2~3年采挖),1膜6行雙管(3-4月播種,適合1~2年采挖),株距9.5cm,行距20cm,播深 2cm,覆土厚度0.5cm。若播后7天無大風可不封土,適當鎮(zhèn)壓、滴水保墑,提高出苗速度及發(fā)芽率。每穴播種5~7粒,用種量1~1.2kg/667m2。

4.3查苗補種

播種后,若發(fā)現(xiàn)田間墑度不足,于播后2-3天視墑情滴出苗水10-15m3/667m2,保持土壤濕潤。對于出苗不好的地段應及時補種,確保收獲株數(shù)。

4.4間苗

甘草苗2~3葉期間苗,每穴留苗1-2株,保苗密度13000~15000株/667m2。

4.5苗期管理

甘草播后8~10天出苗,15天左右齊苗,1個月左右苗高15~20cm,4~5片真葉,此時甘草根可達到10cm左右。6月初,隨水滴施尿素2kg/667m2。苗期中耕除草2次,以利于根系生長。

4.6中后期管理

中期管理主要是滴水和施肥。第一年甘草滴水5-6次,每月1次,每次滴水50m3/667m2。6-7月甘草生長旺盛,可以追施尿素5kg/667m2。一年生甘草植株高60~70cm,根深40~50cm,直徑1.2~1.5cm。

4.7第二、三年田間栽培管理

第二、三年的田間管理以灌水、除草為主。2-3年生甘草耐干旱,可以視氣候、土壤墑情,澆水4-5次/年。冬灌或春灌200m3/667m2,生育期灌水每次50m3/667m2,土壤水分浸潤深度在50cm,促使甘草根系下扎深度保持在0~50cm土層。甘草根系下扎過深不便于機械采挖,過淺影響甘草產量和品級。

4.8病蟲害防治

蟲害:蚜蟲與紅蜘蛛,用阿維菌素防治,高峰期7~10天防治一次。甘草種子小蜂蛀食甘草種子,使種子空殼,種植第二年可在開花前期及青果期用阿維菌素噴霧防治,提高甘草種子商品率。

病害:甘草的主要病害是銹病。癥狀是葉片背面有深黃褐色病斑,發(fā)病初期可用50%萎銹靈或粉銹靈進行防治。

4.9收獲與加工

直播甘草3~4年,根莖繁殖甘草2~3年即可采挖,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采挖為佳,質量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產量高,產干品800-1000kg/667m2。

加工:于10月中旬地上莖葉枯萎時深挖出,去掉殘莖,泥土,趁鮮切去蘆頭,須根曬至七成干,分等級捆成小把(將根和根莖分別捆成小把)再曬至全干,置干燥通風處貯藏,也可趁鮮切片,干燥后用塑料袋密封裝箱。貯藏期間注意防蟲蛀和霉變。

4.10采種

留種應選用2年以上植株。為了獲得大而飽滿的種子?稍陂_花、結果時摘除部分靠近分枝梢部的花或果。采種應選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莢果。當莢果外皮呈黃褐色,種子由青變褐時,割下果莢風干脫粒,篩出果皮雜質。采種不宜過早或過遲,以免影響發(fā)芽。

景泰县| 沐川县| 岳池县| 青州市| 贡嘎县| 左贡县| 红安县| 新昌县| 洪雅县| 将乐县| 灵宝市| 哈尔滨市| 仁布县| 皮山县| 新建县| 子长县| 五原县| 临湘市| 鄂伦春自治旗| 邵东县| 宁城县| 利津县| 台东市| 阜南县| 伊吾县| 正蓝旗| 铜梁县| 凤凰县| 镇赉县| 香河县| 大名县| 赞皇县| 民勤县| 昭平县| 同江市| 固阳县| 芦溪县| 石门县| 息烽县| 万全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