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落頭開心、矮化復壯”管理的總原則是:春剪宜輕 動手為主 夏剪適度 巧用割剝 秋剪必去 調光促花
夏季修剪嚴格說應叫生長季修剪,包括春、夏、秋三季。
一、春季修剪
春剪調花,春剪是冬剪的復剪,在氣溫穩(wěn)定,能清楚辨別葉芽和花芽時復剪,此時期貯藏營養(yǎng)已開始大量向枝、芽頂端運轉,修剪后養(yǎng)分損失比冬剪多,削弱樹勢的作用較重,春季修剪宜早宜輕。對冬剪留花芽多的大齡樹,應掌握疏弱留強,適當短截中長結果母枝,以花換花:對枝組中后部有花束狀結果母枝,見花及時回縮,使枝組近主軸結果,結果后能繼續(xù)抽生結果母枝,來年抽枝結果。壯枝、徒長枝有空間的,春季重短截或極重短截,促發(fā)枝條,配合夏季修剪,當年成花,來年結果。
春季修剪是以剪為輔,多動手為主,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拉枝:從春季樹流動至萌芽前,采用撐、拉、吊、壓、縛、引等辦法將主枝角度(特別是基角) 開張到60~70°。輔養(yǎng)枝開張到80~90°。背上枝組轉向合適空間,要將基部主柱調整到適宜角度,讓其各占一方。春季拉枝要注意防止彎弓射箭,并對輔養(yǎng)枝一律拉到主枝之間的空隙處.要為主枝生長打開光照和空間。
刻芽:若需要發(fā)壯枝,要在芽的上方0.5cm處 用刀橫刻月牙狀傷口,深達木質部。反之,對壯旺枝或徒長枝,需要消弱枝芽勢力的,就在芽的下方0.5cm處刻芽。另外,對中干上的一年生長放輔養(yǎng)枝.要在拉枝的基礎上.從基部5~10cm開始,在其兩側每隔15~20cm各刻傷一芽.每枝大約刻4~6個芽。
拿枝軟化:中干上新梢長到40cm 時,拿枝軟化,一只手握住新梢基部,山楂新梢相對于蘋果、梨等枝條來說比較脆,這樣防止折斷,另一只手順勢向梢部彎曲,能聽到木質部折裂響,傷了骨頭不傷皮,轉變枝向,緩和枝勢,有利于形成花芽。對于一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也用相同手法。雙手要配合使勁,不要用力過猛,反復幾次之后就好了。
及早除萌:山楂樹隱芽壽命長,受重修剪刺激,極易萌發(fā),成叢狀分布,要及時除去無用的萌孽。選留方位適宜加以培養(yǎng),但對旺枝和虛旺枝適當多留,以牽制前端生長,緩和枝勢,通過夏剪,去強留弱留中庸,按枝條所處空間大小,改造成適宜結果枝組。
轉枝:為避免去了空一片,留著又樹上長樹。本著既不讓樹受傷,也不讓枝扛槍,在有空間的背上枝組萌芽后,一只手護住要改變方向枝的基部,另一只手將枝擰轉180°,填補空間,削弱枝勢,改善光照,提高品質。
二、夏季修剪
夏剪保果調枝葉,開花后至秋梢停止生長前進行,緩和樹勢和枝勢,改善光照,促進花芽分化。
修剪方法是:剪去過密枝葉,開張大枝角度;夏剪修剪量要適度,方法以摘心、扭梢、調整枝條角度為主,勿過多疏枝、短截和過重環(huán)剝。對于骨干枝與輔養(yǎng)枝的修剪,要區(qū)別對待。
摘心:對隱芽萌發(fā)的徒長枝,沒有生長空間的要及時疏除;有生長空間的,每隔20 cm選留1個,盡量留兩側枝,當徒長枝長到l5~20cm時摘心,促其分枝,培養(yǎng)緊湊的結果枝組,可反復摘心。
環(huán)剝:永久株的主干和中心干上嚴禁環(huán)剝,臨時株為了削弱樹勢,最大限度發(fā)揮增產增收作用,可在主干和中心干上環(huán)剝。對落頭開心后跑大條旺樹和強旺枝采用此項技術,有利于控長促花。用環(huán)剝刀或刀具在輔養(yǎng)枝基部剝1圈,使枝條的韌皮部受傷,減緩養(yǎng)分的運輸,促進花芽形成和幼樹提早結果。剝口位置要靈活,這個輔養(yǎng)枝將來需要基部疏除的,就從基部2~3cm處下刀;若有位置,將來改造成結果枝組,大型結果枝組盡量靠前,可在1~2個短枝或中庸枝前面環(huán)剝,復壯后邊的枝,用果壓前面的枝,把輔養(yǎng)枝的生產潛能發(fā)揮到最大,再本著影響一點去一點,影像一面去一面的原則,最終在環(huán)剝口后邊下鋸,形成一個具有15個以上分枝,枝軸長度在50厘米左右。中型結果枝組,從基部10cm左右處下刀,刺激環(huán)剝口后邊隱芽發(fā)枝或形成較大芽孢來年發(fā)枝,經過培養(yǎng)形成具有8~15個分枝,枝軸長度在30厘米左右。但應注意刀具一定要與枝條垂直,刀口鋒利,不起毛茬。對直徑大于2cm 的旺枝在基部環(huán)剝,剝口寬度為枝粗的1/10 (1~2mm)。也可環(huán)狀倒貼皮,只是將剝下的皮掉過來帖在原處,包扎好,這樣可以避免不利的外界因素對剝口影響。為了保險起見,有時采用半環(huán)狀剝皮,即在枝干基部先剝去半圈樹皮,再在傷口對面依據需要抑制的程度,錯開1~10cm剝去樹皮,錯開距離越大抑制作用越小。
環(huán)割:利用環(huán)割剪在需要部位進行環(huán)割,對永久株的輔養(yǎng)枝在基部5~6cm處環(huán)割,對臨時株的主枝、主干都可環(huán)割,旺樹旺枝可割2~3刀,環(huán)割剪一定要平直,不可斜割,避免造成傷口過大而使枝條死亡。通常以兩圈、間距10cm為宜,環(huán)割后,暫時阻礙了營養(yǎng)物質和細胞激動素的上運,也阻礙了枝條先端內源赤霉素的下運,促使傷口以下芽萌發(fā)抽枝,從而增加枝量。用于均衡枝勢,強旺枝多道環(huán)割后生長勢明顯變弱;ㄆ诟羁商岣咦, 8~9月份割促花效果很顯著。
割皮:落頭開心后、跑大條子較多的壯旺樹上,為了避免環(huán)剝寬了愈合不好,窄了效果不好,采用割皮法代替環(huán)剝。一般每年進行1次,時間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宜,中斷有機物質向下運輸,使沒及時停長的旺梢受到抑制,讓養(yǎng)分由營養(yǎng)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多形成結果母枝。割皮時,用芽接刀在樹干光滑部位先割1圈,把皮層切透,深達木質部。再把環(huán)切線分割為3~4 cm寬的線段,用刀順枝干生長方向向下切割長10cm左右的切口,深達木質部,然后分別把每條皮層揭開,再恢復原位,最后用塑料膜把割皮部位綁好。壯旺樹也有較弱的枝,在這個枝下面對應部位可以留一條不動,使樹勢均衡有利坐果。
三、秋季修剪
秋梢將要停止生長或停長后進行,能使枝條充實,提高越冬能力,改善光照,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剪留枝芽增加營養(yǎng)積累促進花芽形成,促生較多的優(yōu)質結果母枝枝。復壯內膛枝組促進果實著色,提高果實品質。秋剪是帶葉修剪,可避免來年跑瘋條,修剪量宜輕,只剪必去的。秋剪的時間要適當,過早會引起二次生長,過晚則難收到秋剪的良好效果。
修剪方法是:
摘心、摘葉:8月下旬對幼旺樹的秋梢,進行摘心,使枝條充實,光照好可促進當年成花,若有藥廠收購葉片可摘除果實周圍部分遮光葉片,既增加收益,又提高果品質量。
拉枝緩勢:為了緩和樹勢,增加內膛采光,將主枝角度(特別是梢角)拉到70°左右 ,輔養(yǎng)枝拉到80~90°。小枝拉枝前先軟化基角,將枝條拉到要求的位置和角度。拉枝程度為不彎弓射箭、不鉆地朝天,順風順水一條線。
捋枝軟化:當新梢接近停長或已木質化時,要對中干延長頭下部萌發(fā)的3~5個當年生直立新梢或主枝背上競爭枝,以及樹冠內膛1~2a生未成花的旺長輔養(yǎng)枝進行捋枝軟化。方法是:首先用手拿住枝條基部7~10cm處,然后由里向外反復彎折(捏握)枝條,切勿損傷葉片,使枝條組織受損能夠聽到木質部發(fā)出清脆斷裂的響聲,傷了骨頭連著皮。一般經過捋枝軟化后,枝條應成水平狀態(tài),同時彎向有空的部位。為了增強捋枝效果,最好每隔7~10d連續(xù)進行2~3次,即可抑制頂端生長,促使側芽萌發(fā)形成中短枝,為當年或翌年形成花芽奠定基礎。
總之,經過合理的夏季修剪,使“落頭開心,矮化復壯”的山楂樹,樹勢健壯,枝條粗壯,主枝、主干均勻分布結果母枝和枝組,枝類組成合理,為來年豐產、穩(wěn)產、優(yōu)質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