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
1.樹種簡介
別名旱蓮、水栗子、天梓樹、千丈樹等,藍(lán)果樹科喜樹屬,是中國特有的樹種。樹高為20-25-,樹皮淡褐色,淺縱裂;葉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卵形,互生,尖端漸尖,基部廣楔形,表面光滑亮綠色,背面密被絨毛淡綠色;花單性同株,淡綠色,頭狀花序,花期5-7月;瘦果,狹長圓形,頂端有宿存花柱,有狹翅,果期為9^-11月。性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耐水濕;深根性,喜肥沃,不耐瘡薄;在酸性、中性及弱堿性土壤均能生長;抗煙塵及有毒氣體能力弱;萌芽性強(qiáng)。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地區(qū)。
2.繁殖方法
喜樹以播種繁殖為主,于9^-11月當(dāng)果由綠變褐呈千燥狀即可采收,在通風(fēng)、干燥、陰涼處陰干沙藏或干藏至翌春,如干藏種子播種前需用30-350C溫水浸泡1d。條播,行距30cm,溝寬10 -12cm,深約6cm, 120c-寬苗床.每溝播100粒左右,覆蓋細(xì)肥土1. 5cm,蓋草。播后10余天出苗,即揭去蓋草,常淋水以保持濕潤并及時除草松土。視苗木擁擠情況可分次間苗移栽。苗期于春、夏、秋各追肥一次,用人畜糞尿、硫酸錢等。1年生苗高可達(dá)1-1. 5m,
3.整形修剪
喜樹常采用中央領(lǐng)導(dǎo)干形。喜樹單軸分枝,頂端優(yōu)勢強(qiáng),萌芽力強(qiáng),成枝力弱,所以養(yǎng)干易而選枝難。當(dāng)苗長至3-4m時,選留比較鄰近的3-4個主枝作為第一層主枝.第二年在距第一層主枝上80^-100cm處選留2-3個主枝作為第二層主枝,依次培養(yǎng)樹形。春季及時剝芽和去集,枝條較多,適當(dāng)疏剪,可通過換頭或短截?cái)U(kuò)大樹冠。養(yǎng)護(hù)修剪只需整理雜枝即可。
4.常規(guī)栽培管理
喜樹移植最好早春芽萌動前進(jìn)行。小苗可裸根移植,大樹需帶土球并適當(dāng)修剪,栽植時施基肥,不宜深栽,栽后設(shè)立柱。栽植后主要是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春季及時除萌。主要的病蟲害有根腐病、黑斑病和刺蛾。根腐病發(fā)生在苗期,主要由于排水不良引起的。黑斑病以不連作育苗來預(yù)防。對于害蟲,采用燈光誘殺成蟲或噴灑敵百蟲、敵敵畏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