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隨著現(xiàn)代園林綠化檔次的不斷提升,對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品種豐富性及其景觀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近年來,隨著庫爾勒市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不斷擴大城市綠地,對園林樹木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對景觀效果好、適應(yīng)本地區(qū)氣候條件的樹種十分的渴求。因此,庫爾勒市園林局苗圃利用大葉白蠟作為砧木,金枝白蠟枝條作為接穗大批量嫁接(切接和插皮接)的方式對金枝白蠟樹進行培育。
2金枝白蠟的嫁接育苗地概況
庫爾勒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總?cè)照諗?shù)2990h,無霜期平均210d,年平均氣溫11.4℃,最低為-28℃,年平均降水量58.6mm,年最大蒸發(fā)為 2788.2mm,主導(dǎo)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庫爾勒市園林局苗圃位于市區(qū)西南方向,庫普公路1.5km,占地700畝,育苗地灌溉水為地下井水,土壤偏堿性。
3生物特征及生長習(xí)性
3.1大葉白蠟
3.1.1生物特征
落葉喬木,樹皮褐灰色,一年生枝條褐綠色,后變灰褐色。芽廣卵形,密被黃褐色絨毛或無毛。葉對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3~7,多為5,大形,廣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5cm;頂端中央小葉特大,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先端尖或鈍尖,邊緣有淺而粗的鈍鋸齒,下面脈上有褐毛,葉基下延,微呈翅狀或與小葉柄結(jié)合。圓錐花序頂生于當年枝先端或葉腋;萼鐘狀或杯狀;無花冠。翅果倒披針狀,多變化,先端鈍或凹,或有小尖。花期5月,果期8~9月。木材硬而致密,為制家具的好材料。樹生長較快,可用行道樹;種子油供制肥皂。
3.1.2生長習(xí)性
適應(yīng)性很強,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澇、耐鹽堿、耐干旱。
3.2金枝白蠟
3.2.1生物特征
落葉喬木,小枝光滑;冬芽黑褐色,被絨毛,葉為羽狀。樹形優(yōu)美,枝條橫展,枝葉繁茂,樹冠呈圓形或倒卵形,廣泛應(yīng)用于庭院綠化和行道綠化。
3.2.2生長習(xí)性
金枝白蠟是一種嫁接的樹種,砧木是大葉白蠟,其生長習(xí)性是喜光,少耐蔭,喜暖,濕潤氣候。頗耐寒,是一種觀賞樹種,一年四季都能觀賞它的風(fēng)景,嫁接成活率高。
4嫁接技術(shù)要點
4.1接穗的準備
選擇接穗是嫁接的重要部分。剪接穗時一定要選擇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健壯的枝條。春季嫁接采集穗條時,在金枝白蠟枝條萌芽前1~2周采集。3月20日之前采集的枝條包好后吊于井口或放入冷窖內(nèi)沙藏。
4.2砧木的準備
選擇砧木是栽培優(yōu)良的金枝白蠟的另一重要條件。選砧木時一定要選樹冠不受傷害,生長健壯,一般為3年生以上樹苗,直徑在3cm以上,距地面1.8~2.5m之間剪斷做為砧木。
4.3嫁接
嫁接時間為2008年到2011年每年的春季。嫁接方法選用切接、劈接和插皮接三種。
4.3.1切接法
適合直徑為3~5cm的砧木。嫁接時先將砧木距地面1.8~2.5m間剪斷,削平,選擇較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砧木一側(cè),垂直向下劈開深2~3cm后削接穗,削接穗時,先將選擇好的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穗條按照至少保留2~3個完整飽滿的芽,每個接穗長度在5~6cm之間剪斷即可。然后從距接穗下切口 2cm處兩面向下切口成45°角削成馬蹄形,用切向內(nèi)切達木質(zhì)部,將削好的接穗,長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雙方形成層對密接。然后用塑料條由下向上捆扎緊密,使形成層密接和傷口保濕(切接時間從3月下旬到5月中旬均可進行)。
4.3.2劈接法
在砧木較粗,接穗較小時使用。將砧木在離地面5~10cm處鋸斷,用劈接刀從其橫斷面的中心直向下劈,切口長約3cm,接穗削成楔形,削面長約3cm,接穗處側(cè)要比內(nèi)側(cè)稍后。接穗削好后,把砧木劈口撬開,將接穗厚的一側(cè)向外,窄面向里插入劈口中,使兩者的形成層對齊,接穗削面的上端應(yīng)高出砧木切口0.2~0.3cm。當砧木較粗時,可同時插入2個或4個接穗。一般不必綁扎接口,但如果砧木過細,夾力不夠,可用塑料薄膜條或麻繩綁扎。為防止劈口失水影響嫁接成活,接后可培土覆蓋或用接蠟封口。
4.4.3插皮接
插皮接是枝接種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最高,應(yīng)用也較廣泛的一種。要求在砧木較粗,直徑為5~8cm,并易削皮的情況下采用。一般在距地面 10~18m左右處斷砧,削平斷面,選擇平滑處,將砧木皮層劃一縱切口,長度為接穗長度的1/2。接穗削成長3~4cm的單斜面,削面要平直并超過髄心,厚03~05cm,背面末端削成05~08cm的小斜面或在背面的兩側(cè)在各微削去一刀。接時,把接穗背面對準砧木切口正中,接穗上端注意“留白”。如果砧木較粗或皮層韌性較好,砧木也可不切口,直接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皮層即可,最后用塑料薄膜條(寬1cm左右)綁扎。
以上三種嫁接方法都進行了運用,但考慮到本地區(qū)地理氣候特別是干旱少雨、風(fēng)多力大等因素對樹木的嫁接成活率、成活后的良好長勢等情況的影響,從而主要采用了劈接法和切接法進行。
4.4嫁接后的管理
4.4.1澆灌
對育苗地的澆灌是嫁接苗生長良好與否和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所以嫁接后每兩周灌一次水,但雨天和高溫天氣應(yīng)根據(jù)土地實際情況進行澆灌。
4.4.2檢查成活,解除綁縛物及補接
一般在接后20~30d,可進行成活率的檢查。成活后接穗上的芽新鮮,飽滿,甚至已經(jīng)萌發(fā)生長;末成活則接穗干枯或變黑腐爛。在檢查時如發(fā)現(xiàn)綁縛物太緊,要松綁或解除綁縛物,以免影響接穗的發(fā)育和生長。一般當新芽長至2~3cm時,即可全部解除綁縛物,生長快的樹種,枝接最好在新梢長至2~3cm長時解綁。如果過早,接口仍有被風(fēng)吹干的可能。嫁接如未成活應(yīng)在其上或其下錯位及時進行補接。
4.4.3剪砧、抹芽、除蘗
嫁接成活后,凡在接口上方仍有砧木枝條的,要及時將接口上方砧木部分剪去,以促進接穗的生長。一般樹種大多可采用一次剪砧,即在嫁接成活后,春季開始生長前,將砧木直接口處上方剪去,剪口要平,以利愈合。對于嫁接成活的樹種,可分兩次或多次剪砧。嫁接成活后,砧木常萌發(fā)許多蘗芽,為集中養(yǎng)分供給新梢生長,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一般去蘗2~3次。
4.4.4立支柱
嫁接苗長出新梢時,遇到大風(fēng)易被吹折或吹彎,從而影響成活和正常生長。故一般在新梢長到5~8cm時,緊貼砧木立一支柱,將新梢綁于支柱上。
5病蟲害防治
5.1主要蟲害
5.1.1卷葉蟲
卷葉蟲一般出現(xiàn)在5月份主要危害嫩葉。發(fā)現(xiàn)時及時打藥防治。常用藥為殺撲磷,用量為800~1000倍液噴霧。
5.1.2蚜蟲
蚜蟲主要出現(xiàn)在4月下旬,主要危害嫩葉。常用藥是啶蟲脒,用量為40~70mL/畝。
5.1.3棉球蚧
棉球蚧主要出現(xiàn)在7月下旬,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條。常用殺撲磷,用量為800~1000倍液噴霧。
5.2主要病害
5.2.1發(fā)生規(guī)律
白蠟流膠病主要發(fā)生在樹的主干。早春樹液開始流動時,此病發(fā)生較多,表現(xiàn)為從病部流出半透明黃色樹膠。澆完返青水后流膠現(xiàn)象更為嚴重,發(fā)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后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樹膠,流出的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yōu)榧t褐色,呈膠凍狀。干燥后變?yōu)榧t褐色至茶褐色的堅硬膠塊。樹體流膠致使樹木生長衰弱,葉片變黃,變小,嚴重時枝干或全株枯死。
5.2.2防治方法
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疏松土壤,適時灌溉與排澇,及時澆返青水、封凍水、合理修剪,冬季防寒、夏季防日灼,樹干涂白,避免機械損傷,使樹體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早春白蠟樹萌動前噴石榴合劑,每10d噴一次,連續(xù)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fā)病期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800~1000倍液與任意一種殺蟲劑,如20%滅掃利乳油1000倍液或5%氯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混配,進行樹干涂藥,防治白蠟樹流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