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原則
園林綠化工程是一種以有生命的綠色植物為主要對象的工程,受自然條件制約性強,施工技術(shù)與一般工程有很大差別,是通過植樹來完成的。
植樹工程是綠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樹木的栽植包括掘起、搬運和種植這3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即將要移的大苗,從某地連根掘出,進行合理的包裝并搬運到栽植地點,按要求將移來的植物栽入適合的土內(nèi)的過程。
一切綠化設計都要通過植樹工程的施工來實現(xiàn),所以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進行。
春季應先植發(fā)芽最早的樹種,如楊、柳、丁香、珍珠梅、連翹、衛(wèi)矛、金銀木、梓樹、錦雞兒、榆葉梅等。發(fā)芽晚的樹種如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等施工期可適當推遲,但必須在適宜的植樹季節(jié)完成。哈爾濱地區(qū)春植黃金期為4月10日至5月10日,秋植為11月至12月。如果帶冠樹挖大土球,四季均可移植。
栽植時期
一株正常生長的苗木,根系與土壤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地下部與地上部生理代謝是平衡的。由于挖掘,根系與原有土壤的密切關(guān)系被破壞,吸收根大部分斷留在土壤中,根部與地上代謝的平衡也就破壞。
栽苗時期應選擇在植物蒸騰量小和有利根系及時恢復,保證代謝平衡的時期,一般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在冬季嚴寒的東北地區(qū),由于土壤凍結(jié)較深,可用凍土球移植法。
栽苗工序
一、挖坑
要根據(jù)根系或土球大小、土質(zhì)情況來確定坑徑大小,一般應比規(guī)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徑大10厘米至20厘米。根據(jù)樹種根系類別及土球大小,確定栽植坑的深淺(見表1)。樹坑形狀要求直上直下的方形或圓形,不能挖成鍋底坑。
(一)手工挖坑
以定點標記為圓心,以規(guī)定的坑直徑先在地上劃圓,沿圓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規(guī)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挖松、弄平。栽植露根苗木的坑底,挖松后最好在中央堆個小土丘,以利樹根伸展。
(二)機械挖坑
選擇規(guī)格合適的挖坑機。操作時軸心一定要對準定點位置,挖至規(guī)定深度,整平坑底,必要時加以人工輔助修整。
二、選苗
為保證樹本成活率,提高綠化效果,必須在掘苗前對種植的苗木進行嚴格挑選。喬木選苗要以設計的高度、胸徑、冠幅為依據(jù);灌木要以高度和分枝的要求為依據(jù),同時要生長正常、樹形好、無病蟲害。
三、捆攏
為保護完整樹冠,對于側(cè)枝低矮、枝條比較脆弱、容易折斷的常綠樹(如紅松、赤松、云杉等),以及灌叢龐大(如堰伏梾木、樹錦雞兒)特別是帶刺的灌木(如玫瑰、黃刺玫等),應于掘苗前用繩子將樹冠捆攏,捆攏可與選苗結(jié)合進行。
四、換土
種植地為砂石或鹽堿性土,就要換土,換土量根據(jù)根系和土坨大小而定。一般裸根苗為坑的三分之一,帶土球苗為土球的五分之一。
五、起苗
起苗是栽苗過程的關(guān)鍵工序,起苗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成活率和以后的綠化效果。
(一)起苗方法起苗分裸根起苗和帶土球起苗,前者操作簡單但易損傷大量須根,根系恢復時間較長;后者工程量大但移植過程中水分不易損失,對恢復生長有利。
(二)土球規(guī)格為提高栽苗成活率,掘苗時保留的根系應盡量多一些,土球大一些。掘苗根系規(guī)格一般喬木土球為樹干基徑的8倍至10倍,厚度為土球直徑的1/2,灌木土球直徑通常為高度的1/3(見表2)。(作者單位系哈爾濱和平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表1:土球與栽植坑的關(guān)系(厘米)
表2:土球與苗木規(guī)格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