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育苗是從事花木規(guī);a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中小型苗圃播種育苗通常是靠長期積累的經驗進行,但隨著花木產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苗木的種植和生產越來越向標準化和規(guī);l(fā)展。只有掌握科學合理的育苗播種技術才能培育出質量更高的花木,同時節(jié)約生產成本。下面為你介紹花木播種育苗技術的一些常用技術及方法。
1、花木播種的種子數(shù)量如何確定?
生產的育苗需要的種子數(shù)量,與計劃育苗的數(shù)量、種子的凈度、千粒重、發(fā)芽率以及苗圃的環(huán)境條件和技術水平有關,可以根據以下公式來計算:x=A×W×(1+C)/(P×G×1000×1000)式中X代表面積(或單位長度)實際所需要的播種數(shù)A代表單位面積(或單位長度)的計劃畝產數(shù)(株) W代表千粒重(克)P代表種子的凈度(%)G代表種子的發(fā)芽率(%)1/1000×1000將千粒重換算為每粒種子的重量(千克);C代表損耗系數(shù)。損耗系數(shù)C因樹種、苗圃地理環(huán)境條件及育苗技術水平而異,種粒越小C值越大,極小粒種子的C值在0-4之間,如油松約為0.4-0.8;大粒種子的C值接近于0。環(huán)境條件惡劣的地區(qū)C值較大,而集約管理則C值較小。
2、適宜播種育苗發(fā)的花木品種
播種育苗是繁殖苗木的最主要方法,如油松、黑松、側柏、刺槐、臭椿、苦楝、核桃、板栗等。針葉、闊葉樹種絕大部分都采用播種育苗。其優(yōu)點是產量高、成本低、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和頂芽,對外界條件適應性強。其缺點是有的樹種種子難于發(fā)芽或成熟慢,不適宜用種子繁殖,另外,種子繁殖不能很好地保持母樹的特性。
3、花木播種的時間
春播:春季是主要的播種季節(jié),適于絕大多數(shù)樹種播種。播種時間應在土壤解凍后立即進行。對于一些怕霜樹種。如刺槐,播種時間應選在幼苗出土后不受晚霜危害為前提。時間仍然是越早越好。
秋播:秋季播種適于種皮堅硬的大粒種子和休眠期長,發(fā)芽困難的種子,如麻櫟、山杏、枰柳、花椒、板栗、苦楝、銀杏等。秋播有利于這些種子通過休眠期,第二年春幼苗出土早而齊,苗木生育期延長,苗木抗逆性強等。秋播的要點是播種時間不宜太早,以防秋播后當年秋季發(fā)芽,致使幼苗遭受凍害。原則上是在土壤凍結以前播種,越晚越好。還適于抗寒性較強的針葉樹,如側柏當年種子成熟后即播,越早越好。
夏播:夏播適合于春夏種子成熟而又不宜貯藏或生活力較差的種子,如楊、柳等,還適于因春旱未能及時播種的闊葉樹種,如刺槐、棉槐等,針葉樹不宜夏播。夏播的要點是:應趁雨后或灌溉后播種,并在出芽前后及幼苗期保持苗圃地濕潤,采取遮陰措施等。夏播時間應盡量提早,以便保證苗木冬前充分木質化。
4、花木播種的深度如何確定?
播種深度對種子萌發(fā)影響很大,過深或過淺都對發(fā)芽不利。一般情況下,播種深度相當于種子直徑的2-3倍。沙質土壤覆土要厚一些,春夏播種覆土要薄一些。有條件時,覆土層不用苗床土而用疏松的沙土、腐質土、泥炭土、鋸末等,對于土壤保溫、保濕和幼苗出土有利。播種深度要均勻一致,否則幼苗突出參差不齊。
5、花木播種的方式
撒播,適于小粒種子如楊、柳、泡桐等樹種在種床上播種。為使播種均勻,種子里摻上細沙一起播出。在苗床上由于撒播后,出苗不成條帶,對于除草、松土、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不便利,而且小苗長高后影響通風透光,最好該撒播為條帶撒播,播幅10厘米左右。條播:適于中粒種子,如刺槐、棉槐、側柏、松、臭椿等。條播播幅在3-5厘米,行距20-35厘米。點播:適于大粒種子和發(fā)芽勢強,幼苗生長旺盛的植物,如銀杏、板栗、核桃、桃、杏等及少量珍貴樹種如雪松、玉蘭等都適宜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