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卉可以視庭院綠化和室內(nèi)需要而隨意移動。但因生長受到花盆的制約,需要比較精細的養(yǎng)護管理。
1.盆內(nèi)移植
幼小的盆播苗,有時要在播種盆里進行第一次移植,直徑30厘米的播種盆,可移苗60株左右。介質(zhì)和播種培養(yǎng)土相似。
如播種苗過于擁擠,一般在出現(xiàn):片真葉時移植,或在子葉展開后即行移植。苗間距離1~2公分。用尖頭的竹筷挖苗,再用它插穴,植苗于穴中。
種植深度應適當,以不埋沒子葉和生長點為度,然后用細噴霧器噴水,或用盆底吸水法,直至花盆內(nèi)的土壤全部濕透后取出,放半陰處。用吸水法前,應將盆底孔墊好,介質(zhì)壓緊,否則浸水時,介質(zhì)會松動,自盆孔中溢出。
2.盆栽花卉上盆
(1)準備工作室
工作室內(nèi)要有操作臺,有一定存放培養(yǎng)土和花盆的架子, 有運輸盆花的車子,這樣
可以提高工效。還要事先準備好墊盆底排水孔的碎盆片。
(2)操作
、賶|盆:把碎盆片(至少3片)覆蓋在排水孔上,使凹面向下,要求既擋住排水孔,又使泥土不致堵塞排水孔,盆內(nèi)水分能緩緩排出。在使用吸水邊或類似的盆底吸水灌溉法時,盆底了、不用墊沒,而只要在盆底先放一層既能吸水,又能防止土溢出的材料,如水苔等。
、谏吓柽^程:在墊好瓦片的盆中,先加入粗粒介質(zhì),以保證排水通暢,然后一千持苗,扶正植株,立于盆的中央并掌握種植深度;另一手加培養(yǎng)介質(zhì),填滿根周圍的空隙,直至滿盆。種植的深度應適合幼苗的大小。
然后振動花盆,并用手指壓緊介質(zhì),使介質(zhì)面低于盆邊1~2公分。上盆后,要立即澆足水,使達到水從底孔排出的程度,侍水被吸干后,再澆水一次。初上盆的苗要遮蔭,一般需3~7大后,方可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