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花葉。涸摬∈俏:ψ狭_蘭的常見病毒病,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均有發(fā)生。
癥狀 感病植株的葉子變小、皺縮、扭曲、反卷,呈明顯的花葉癥,老葉黃化,花朵變小、萎縮,花瓣呈碎色狀。嚴重時,植株矮小,并提早枯萎。
病原 蕪菁花葉病毒TuMV。
傳染途徑 可以通過汁液和多種蚜蟲(主要是通過桃蚜和菜蚜)傳播。蕪菁花葉病毒還危害多種植物。
防治方法
除去紫羅蘭種植地附近的毒源植物,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
用殺蟲劑防治蚜蟲,也是防治此病的基本方法。在養(yǎng)護管理過和中,注意對手、工具的消毒,以防通過汁液傳病。
紫羅蘭立枯。喊Y狀 該病主要危害莖部、葉片。感病植株最初在靠近土面莖基部產(chǎn)生暗色斑點,呈水漬狀,隨后逐漸擴大成不規(guī)則形的大斑,呈棕褐色,收縮腐爛。當病斑環(huán)繞莖部一周時,植株倒伏死亡。病菌侵染葉片時,在葉片上引起暗綠色水漬狀圓斑,侵染葉柄則呈褐色腐爛。在環(huán)境潮濕時,病斑處可見白色絲狀物,即病原菌的菌絲體及菌核。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絲孢綱、無孢目。
傳染途徑 病菌在病殘體或土壤內(nèi)越冬。當氣溫在20℃-24℃、濕度較大時,病害以菌絲體侵染傳播。陰雨天氣、淋水過多、盆土積水、植株有傷口時,往往引起病害發(fā)生。
防治方法
1、選擇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避免用舊土。施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多施磷、鉀肥。加強植株間通風(fēng)。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摘除。
2、發(fā)病時噴施65%敵克松600-8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1500倍液。土壤消毒可用多菌靈或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5-6克。
紫羅蘭黑斑。喊Y狀 葉上發(fā)病。初生水浸狀斑點,后形成淡褐色、直徑0.5-2×0.3-1.2厘米的病斑,病斑上出現(xiàn)霉狀物。少數(shù)病斑有同心輪紋。
病原菌 Alternaria japonica Yoshii。為半知菌類日本鏈格孢。
防治方法
1、增施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及時摘除病葉。
2、掌握在發(fā)病前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大富丹及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粉劑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紫羅蘭黃萎。喊Y狀
1、首先,葉片葉緣的葉脈間變黃,晴天中午前后葉片萎蔫,夜晚或白天陰涼時又可恢復(fù),數(shù)天后便不再恢復(fù)。同時,葉片變黃部分變褐干枯,葉緣稍上卷,嚴重時,整個葉片變褐并干枯脫落。
2、有時病斑僅產(chǎn)生于半邊葉片,引起葉片歪曲有的植株僅一側(cè)發(fā)病,株形不舒展。
3、剖視病株根、莖、分枝、葉柄,可見其維管束變?yōu)楹稚?/p>
病原 由真菌中半知菌亞門的輪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d.侵染而引起的。病菌菌絲體初無色,老熟時為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輪狀分枝,有2-4個輪狀的枝梗,每輪有3-5個分枝,在頂枝和分枝頂端產(chǎn)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橢圓形,單細胞,無色。菌絲體還可形成成串的厚垣孢子和黑色的微菌核。
傳染途徑
1、黃萎病病菌以菌絲、厚垣孢子、微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2、病菌還可在種子、土雜肥中越冬。
3、第二年病菌由根部傷口或直接侵入根內(nèi),經(jīng)維管束蔓延到地上部莖、枝、葉、等部位,引起植株發(fā)病。
4、病菌在田間主要靠風(fēng)雨、流水、耕作傳播,遠距離主要靠帶菌種子傳播。
防治方法
1、用無病土進行營養(yǎng)缽育苗,以培育無病壯苗;覆蓋地膜可減輕發(fā)病。起苗時要多帶土少傷根,栽苗不要過深。
2、重病地在整地時,每畝可撒施50%多菌靈3-5公斤,耙入土中消毒,或在定植時,每畝用50%多菌靈1.0-1.5公斤,配成藥土施入定植穴中。
3、定植緩苗后或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DT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公斤藥水,隔10天灌1次,邊灌2-3次。
紫羅蘭缺鋅癥:癥狀 首先在頂端葉的葉緣發(fā)現(xiàn)花青色素,葉色淡綠。接著,全株淡綠色,在上部葉的葉脈間也可發(fā)現(xiàn)花青色素。植株生長慢,莖節(jié)短縮,葉窄小,且僵硬。
發(fā)生條件 土壤瘠薄,含鋅量低;透水性好,可溶性鋅鹽易流失,所以發(fā)病較重;灌水過多,可溶性好,可溶性鋅鹽易流失。鹽堿地由于PH值較高,鋅易被固定,不易被根系吸收,發(fā)病也重。此外,土壤粘重,活土層淺,根系發(fā)育不良者,也可發(fā)生缺鋅癥。
防治方法 增加鋅鹽供應(yīng)或釋放被固定的鋅元素,是防治該病的有效途徑。
1、增施有機肥:可以降低土壤PH值,增加鋅鹽的溶解度,便于植株吸收利用。
2、補充鋅元素:隨基肥每667.2米施入1.2公斤硫酸鋅。生長期可葉面噴施0.2%硫酸鋅水溶液。
紫羅蘭缺鈣癥:癥狀
1、植株萎縮,幼芽變小、黃化。
2、幼葉周圍及上部葉的葉尖,有部分枯死。部分畸形。
診斷要點
1、仔細觀察生長點附近的黃化情況。如果葉脈不黃化,呈花葉,則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可請專家診斷。
2、癥狀似缺鈣但葉柄部分有木栓狀龜裂,這種情況缺硼可能性大。
易發(fā)生的條件
1、當土壤中鈣不足時易發(fā)生。
2、雖然土壤中鈣多但土壤鹽類濃度高時也會發(fā)生缺鈣的生理障害。
3、施用氯肥過多時也容易發(fā)生。
4、土壤干燥時易出現(xiàn)缺鈣癥狀。
5、當施用鉀肥過多時會出現(xiàn)缺鈣情況。
6、空氣濕度低,連續(xù)高溫時容易發(fā)生。
防治方法
1、多施些有機肥,使鈣處于容易被吸收的狀態(tài)。
2、進行土壤診斷,若是缺鈣,就要充足供應(yīng)石灰肥料。
3、實行深耕,多灌水。
4、應(yīng)及時對葉面噴撒0.3%氯化鈣水溶液,每星期2-3次。
紫羅蘭菌核。喊Y狀 莖葉柄、葉染病初呈水浸狀并迅速軟腐,后長出大量白色菌絲,菌絲密集形成黑色鼠糞狀菌核。一般長在腐敗了的莖基部,或爛葉、葉柄、瓜條等組織上,莖表皮縱裂,但木質(zhì)部不腐敗,故植株不表現(xiàn)萎蔫,病部以上葉、莖凋萎枯死。
病原 稱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 um (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初白色,后表面變黑色鼠糞狀,大小不等1.1-6.5×1.1-3.5毫米,由菌絲體扭集在一起形成。干燥條件下,存活4-11年,水田經(jīng)1個月腐爛。5-20℃,菌核吸水萌發(fā),產(chǎn)出1-20個子囊暖時,菌核萌發(fā)產(chǎn)生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引起發(fā)病。
溫度在20℃以下適于發(fā)病,病害多發(fā)生在晚秋和早春季節(jié)。
防治方法
1、 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地,交菌核埋入土中。
2、種子、土壤進行消毒。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配成藥土耙入土內(nèi),每667.2米用藥0.5-1公斤,加細土15公斤拌勻。
3、田間出現(xiàn)子囊盤時及時噴藥防止植株受子囊孢子侵染。可選用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4、覆蓋地膜 可阻止子囊盤出土釋放子囊孢子,明顯減少發(fā)病的來源。
紫羅蘭猝倒。喊Y狀 苗期發(fā)病,受害部位在根頸。初顯褐色斑點,擴大后呈水浸狀,幼苗隨即倒伏,往往引起幼苗成片死亡。
病原 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屬鞭毛菌亞門。菌絲發(fā)達,分枝不規(guī)則,老齡菌絲常有隔膜,孢子囊球形至卵形,常萌發(fā)管。藏卵器球形,于休眠期后萌生菌絲。
傳染途徑
1、病菌也能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和腐殖質(zhì)上營腐生生活,產(chǎn)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病。
2、病菌可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動而傳播。此外,帶菌堆肥、農(nóng)具等,也能傳播病害。
防治技術(shù) 防治苗期猝倒病,主要是加強栽培管理,控制發(fā)病條件,提高幼苗抗病力。
1、床土消毒 床土應(yīng)先用無病新土,如用舊園土,應(yīng)進行苗床土壤消毒。具體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9克,或五代合劑(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等量混全)8-10克,或25%甲霜靈可濕粉劑9克+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對細土5-8千克拌勻。
施藥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澆透,水滲下后,取1/3藥土撤在畦面上,播種后再把其余2/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如覆土厚度不夠可補充其他凈土達到適宜厚度。由于種子處在藥土中間,防效明顯,殘效期可達1月左右。
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處理土壤,方法同上,播前施用“5406”菌肥也可。
2、加強苗床管理
1)、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盡量不澆水,必須澆水時一定選晴天噴灑,不宜大水溫灌。
2)、及時放風(fēng)降濕,即使在陰天也要適時適量放風(fēng)排濕,嚴防幼苗徒長染病。
3、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是幼苗發(fā)病后的急救措施。
1)、苗床有少數(shù)病苗時,立即拔除病株,若床土潮濕,應(yīng)撒施少量細干土,或草木灰降低濕度。
2)、若床土較干,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0%五氯硝基苯600倍,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用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2.2%普力克力劑400倍,或15%惡霉靈(土菌清)水劑450倍,每平方米用藥液3升。
上述藥劑大都能兼治灰霉病、黑斑病、疫病和枯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