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檜柏(Sabinachinensis'Aurea‘)別名黃金柏,屬柏科圓柏屬。該樹種是一種良好的彩葉樹種,以其優(yōu)美的屬性,挺拔壯觀,觀賞性、耐旱性和耐旱性都很強(qiáng),通過幾年來的栽培,該樹種不僅能豐富我國園林綠化樹種,還能提高綠化光上效果,是很值得推廣的樹種。
1形態(tài)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冠球形或圓錐狀塔形。葉二型,鱗葉新芽呈黃色,針葉粗壯,初為黃金色,漸變黃白,至秋轉(zhuǎn)綠色。樹皮呈赤褐色,縱裂。4月開花,雌雄異株,間有同株者。球果近圓球形,兩年成熟,熟時呈暗褐色。種子卵圓形。
2栽培變種
2.1金龍柏(Sabinachinensis'KaizucaAurea’)葉全為鱗形,枝端之葉金黃色。
2.2銀斑葉檜(SabinachinensisAlbo-variegata)部分枝葉為銀白色。
2.3金星球柏(SabinachinensisCV.Aureglobosa)叢生,球形灌木,幼枝綠葉中雜有金黃色枝葉。
2.4金葉鹿角柏(SabinachinensisCV.PfitzerianaAurea)外形如鹿角柏,但幼葉金黃色。
2.5“灰梟”北美圓柏(Sabinavirgniann'GreyOwl‘)喬木,葉藍(lán)色,原產(chǎn)北美,近年由北京植物園引入我國,定植于北京植物園絢秋園內(nèi)。適應(yīng)性強(qiáng),抗寒性強(qiáng),河南各地均可引種栽培,現(xiàn)鄢陵等有少量引種。
3生態(tài)習(xí)性
喜光,但耐陰性也頗強(qiáng)。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黑楊類楊樹扦插育苗技術(shù)但以深厚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長最好。萌芽力強(qiáng),耐修剪,易整形,抗污染,對多種有毒氣體有一定抗性。生長速度較慢,但在溫暖稍燥地區(qū)生長較快。在河南遂平、鄢陵等有引種栽培。
4繁殖栽培
4.1播種繁殖
11月采種,堆放后熟,洗凈后冬藏至翌年春播,種皮堅(jiān)硬不宜透水,其胚又需后熟始能發(fā)芽,故播前必須進(jìn)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將種子置于5℃低溫約100d即可。經(jīng)過處理的種子,可以提早發(fā)芽,而且出苗整齊,否則,當(dāng)年不會發(fā)芽。寬幅條播,行距20cm,覆土厚1~1.50cm,上蓋稻草,保持濕潤。播后約20d后出土,陸續(xù)揭去蓋草,搭陰棚遮陰。當(dāng)年苗高10~20cm.小苗移植帶宿土,大苗須帶泥球。
4.2扦插繁殖
全年均可扦插,以3~4月或8月為最好。一般在插后兩個月生根,秋、冬扦插生根慢一些。株行距為5cm×8cm.選取2年生枝條,長約30cm.扦插前施基肥、灌水。待水下滲后,即可插入泥漿中,深約20cm,入土部分不必去葉;露出地面部分,則用土封住,拍緊,直插,插后若干旱,中國農(nóng)林網(wǎng)可采用溝灌法,澆后封土4~7cm,成活率90%,生長3~4a后便可出圃。
4.3壓條
全年皆可進(jìn)行,而以春季為好。壓條后3~4月生根。選用直徑1.50~2cm、分枝多的枝條,可以多生根,形成良好的樹形。
金葉檜柏較少發(fā)生病蟲害,苗圃栽培管理程序可參照側(cè)柏、檜柏等柏科植物。嫁接可用側(cè)柏和圓柏實(shí)生苗木作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