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梅種植技術及生長環(huán)境:珍珠梅生長環(huán)境:散生于山地林緣,有時也可形成群落片段,也少量見于林下,路旁、溝邊及林緣草甸。分布:產(chǎn)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分布于我國東北;朝鮮、蒙古、前蘇聯(lián)、日本也有。
一、扦插育苗
1.整地作床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的地塊,土質(zhì)要求通氣透水性能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粘土地可摻入1/3左右的河沙,如有條件最好用?石作扦插基質(zhì)。低床育苗,苗床寬度1.0~1.2米,長5~10米(可根據(jù)地形條件確定),埂高15~20厘米。床面深翻,同時混土撒施呋喃丹,用量為每平方米30克,或辛硫磷每平方米1毫升,防止地下害蟲,混土撒施50%多菌靈每平方米2克進行土壤消毒。扦插前苗床灌足中底水。
2.剪穗與插穗處理采穗母樹選擇中齡、生長旺盛灌叢。春季3~4月份,選取1~2年生健壯枝條萌生條剪取插穗,盡量少用或不用已開花結果的老枝,禁用有病蟲危害的枝條。抽穗長度10~15厘米,上端剪平,下端剪成馬蹄形,切口平滑。按50或100根綁成捆,并注意保濕。
3.扦穗方法抽穗垂直床面插入土中8~12厘米,地表保留2厘米,株行距為10厘米×20厘米。插后立即澆透水。4.生長與出圃扦插后一般不需特殊管理,只需要1~2周澆一次水,及時松土除草。珍珠梅扦插苗在扦插當年高度一般可達30~50厘米,第2年春季移栽定植,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移栽時截干,促進分枝。定植后培育2~3年,植株高度就可達到1.5米左右,每叢分枝5~10枝。就可出圃。
二、播種育苗
1.種子采集與處理每年9~10月份采種,將蒴果先放在通風冷涼的室內(nèi),陰干,輕輕揉搓,除去種殼和雜質(zhì),放入紙袋內(nèi)保存。
2.整地和做床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塊作為育苗地,也可采用大棚育苗。育苗地土壤要疏松、肥力較好。低床育苗,床面寬1.0~1.2米,長5~10米,深翻,清除雜物和雜草,采用呋喃丹或辛硫磷滅蟲,多菌靈土壤消毒。播種前灌足水。
3.播種方法珍珠梅種子細小,播種采用坐水法。播種時土壤以濕潤但不發(fā)粘為好。將地耙平,整細,種子混土撒播,播后覆蓋細薄土,最好為森林腐殖土,隨即用噴壺灑水,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
4.苗期管理播種后地表覆蓋遮陽網(wǎng),每天灑水1~2次,露地育苗3~5天出苗,大棚育苗2~4天出苗。出苗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齊后逐步減少遮陽時間,增加日照時間,大棚苗在20天左右后撤去遮陽網(wǎng),露地苗在30天左右撤去遮陽網(wǎng)。露地播種育苗,1年后苗高5~15厘米,2年生可長至50厘米左右。2年生移栽定植,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4~5年出圃,大棚育苗,當年生長高可達30~50厘米,第2年露地移栽定植,3~4年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