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國槐是國槐(Sophor、japonica、L.)的栽培變種。現(xiàn)將這幾年我們金枝國槐嫁接技術(shù)經(jīng)驗簡介如下。
1、砧木與接穗的選擇與處理
(1)接穗的采集
選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的金枝國槐作為采種母株,采取粗細均勻、發(fā)育成熟的一年生枝條作為接穗,接穗采集后分規(guī)格進行長條貯藏,可結(jié)合冬季修剪采集接穗。
(2)接穗的貯藏
可以采用地面堆藏方法。選地勢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用疏松的沙壤土作間層,分層堆積貯藏。要求每隔2米左右放一通氣把,堆積層數(shù)不超過4層;四周要埋嚴,不露種條。假植期間要求經(jīng)常巡視檢查。發(fā)現(xiàn)插穗干燥,適時、適量補水,但不宜過濕,以防插穗發(fā)熱、霉爛;發(fā)現(xiàn)覆土下沉時要及時培土。
(3)接穗的剪截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接穗剪截。將長條接穗取出,接穗長10-15厘米,上剪口離芽1-1.5厘米,下剪口應(yīng)有一段較平滑的枝條,以便切削。接穗粗度以直徑1厘米左右為最好。
(4)硬枝接穗的蘸蠟處理
接穗蘸蠟不僅有利于接穗的貯存與運輸,并可有效延長嫁接時間。采用雙層水浴鍋的方式溶解石蠟。石蠟溶解后,溫度保持在60-80℃,將剪截好的接穗在蠟液中速蘸,將插穗全部蠟封,然后放于0-5℃低溫條件下貯藏(冷藏箱中)或沙藏。
蠟封接穗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接穗蘸蠟前,應(yīng)先浸于水中使其充分吸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第二,蘸蠟時,將接穗表面水分控干,保持接穗表面干凈,否則蠟液蘸不勻,易起氣泡;第三,蘸蠟時速度要快,否則接穗表面蠟層過厚,切削過程中易剝落;第四,蘸蠟后的接穗,要求蠟層均勻而保
(5)砧木的選擇
選擇1、2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國槐實生苗做砧木,嫁接點粗度以1-3厘米為宜;也可選擇胸徑4-5厘米的健壯的、無病蟲害危害的國槐移植苗作砧木,采用“高接換頭”方法進行品種更新,根據(jù)砧木橫斷面大小,一個砧木橫斷面可以嫁接1-3個接穗。
2、金枝國槐嫁接時期與方法
(1)硬枝嫁接、一般在樹木休眠期進行,多在冬、春兩季,以春季最為適宜。在北京地區(qū)一般在3月20日至4月10日左右最好。
(2)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插皮接是枝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最高的方法,要求在砧木離皮時進行。砧木削平斷面,選砧木平滑處縱切樹皮一刀,接穗削成長3-5厘米的斜面,斜面厚0.3-0.5厘米,背面削一小斜面,將大的斜面朝向木質(zhì)部,插入砧木皮層中,注意不要將接穗切口全部插入,應(yīng)留0.5厘米傷口露在外面,稱為“露白”,用塑料條等捆扎物及時捆扎,在砧木橫斷面處捆扎成一小氣室,以利于提高溫度,促進愈傷組織愈合。嫁接過程中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嫁接刀要鋒利,切削要平滑,不要出毛茬,速度要快,減少削面在空氣中暴露時間,縛扎要緊。
3、金枝國槐嫁接后管理
(1)檢查成活率及松除捆扎物、枝接一般在嫁接后20-30d,進行成活率檢查,成活后接穗上接芽新鮮飽滿,甚至已經(jīng)萌發(fā),接口處產(chǎn)生“愈傷組織”;未成活的則接穗干枯或變黑腐爛。對未成活的接穗等砧木萌生新枝后,于夏、秋季可用芽接方法補接。檢查成活時,可將捆扎物解除或放松。愈合牢固后及時解除捆扎物。
(2)去蘗、嫁接成活后及時去除砧木萌蘗,保證金枝國槐接穗的正常生長。
(3)扶直、當嫁接苗長出新梢時,應(yīng)立支柱或培土,防止苗木彎曲及風折。如降低嫁接點、在新梢基部培土、在砧木的主風方向嫁接等措施,均可防止或減輕風折。
(4)灌水、嫁接后立即灌足第1次水,以后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度,適時補水。
(5)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及病蟲害防治、春季利用國槐做砧木進行枝接,平均嫁接成活率為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