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是我國特有的樹種之一,為高大喬木。油松根系發(fā)達(dá),抗早性強(qiáng),喜光,耐寒,我國北方干旱山區(qū)多用其造林或美化城鎮(zhèn)道路、環(huán)境。
油松造林常采用植苗方法,包括穴植、縫植和容器苗造林等多種方式,F(xiàn)將常用的幾種栽植方法介紹如下:
1、穴植法:油松喜簇生,每穴可植2~3株,植苗位置靠穴內(nèi)壁或穴中心均可,然后分層填土踩實(shí),覆土略高于原土印,做到根系舒展,不窩根,不露根。干旱地區(qū)均采用此方法栽植。
2、縫植法:與穴植法不同的是,縫植法多用于雨水充足、土壤濕潤的地區(qū),方法是用植樹鍬垂直或傾斜插入土中15~20cm,稍加擺動(dòng)取出,留一窄縫,將苗放入縫中合攏踩實(shí)。
3、容器苗法:方法同穴植法,應(yīng)注意容器底部沒留排水孔的要撕開,以利根系的生長,周圍填濕土按實(shí)。容器苗法春、秋、雨季造林均可,成活率也較裸根苗高。
4、覆膜法:春旱嚴(yán)重或雨季受天氣限制不能造林的地方,可于秋季覆膜后埋土防寒造林。具體方法是: 秋季苗木采用穴植、縫植或容器栽植后,在表面覆蓋長寬各40cm的薄膜,膜上蓋2cm厚的土踩實(shí)。然后在苗的一側(cè)培土丘,使苗躺立上面,再用土把苗蓋嚴(yán)為止,待翌春樹液流動(dòng)時(shí)扒去防寒土即可。該方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其成活率均在85%以上。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造林,凡是春季土壤濕潤的造林地,可在返漿時(shí)“頂凌”造林,其成活率能明顯提高。春旱嚴(yán)重的造林地,可在雨季連陰天配合容器苗栽植。春旱、雨季不能造林的地方,可于秋季覆膜后埋土防寒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