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樹 ( Catalpa bungei C. A. Mey)
1.樹種簡介
別名金絲楸、梓桐、小葉桐,紫葳科梓樹屬。高達30m;樹冠狹長倒卵形;總狀花序傘房狀排列,頂生;花冠淺粉紫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喜光,較耐寒,適生長于年平均氣溫lo-。—1 5℃,降水量700~1200mm的環(huán)境;喜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嚷,不耐干旱、積水,忌地下水位過高,稍耐鹽堿;萌蘗性強,幼樹生長慢,10年以后生長加快,側(cè)根發(fā)達,;耐煙塵、抗有害氣體能力強,壽命長;白花不孕,往往開花而不結(jié)實。分布于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2.繁殖方法
多采用播種、埋根和扦插繁殖。
(1)播種繁殖 楸樹有白花不孕現(xiàn)象,常有花而不實。播種繁殖要選自幾株以上的群栽樹或楸樹林中采種,樹齡宜在20年生以上的壯齡樹,不待蒴果開裂立即采種,晾曬后取出種子,新鮮種子發(fā)芽率50%左右,每千克種子16~20萬粒,干藏過冬。3月春播,播前用30℃溫水浸種4h,撈出晾干,再用3倍于種子的濕沙混合均勻,堆在室內(nèi)催芽。在處理期間,定期灑水、翻動,使內(nèi)外濕度均勻,約lOd有30%的種子裂嘴,即可播種。行條播,行距20一25cm,播種量為15~30kg/hm2。
(2)埋根繁殖 利用苗圃中出圃后遺留的苗根及大樹旁的根條,選2cm粗、15cm長的根條于春季埋插,一般在3月上旬埋插,斜掖好。如分不清根前端或末端則平埋。埋根的株行距20cm X 30cm,當年可以成苗。
(3)扦插繁殖 楸樹落葉后采集母樹上的根蘗條和1年生苗干作種條,截成長15-20cm,每50根或1 00根插穗扎成1捆,豎立在露天沙坑中,一層插穗,一層濕沙,至坑口20cm處蓋土,天冷時要加厚土層。;坑:中每隔Im豎立一個草把,以便通氣。2-4月扦插,株行距20cmX 30cm,當年苗高可達1~1. 5m。
3.整形修剪
采用混合式整形中的自然開心形。楸樹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枝條分枝角度小,易直立生長,容易形成競爭枝與延長枝競爭;二是細弱小枝多而密擠,其上葉片大多為消耗性葉片,影響樹冠通風透光消耗營養(yǎng),要通過整形修剪予以解決。城市街道綠化,以遮陽造蔭降溫為主,就要整成中干(4m左右),大冠(4-6m),截去中干成開心形,選擇培養(yǎng)3-5個主枝,用撐、拉和剪留外芽等修剪方法加大主枝角度,促進擴大樹冠;每年都要剪除競爭枝,避免與主干競爭;秋春及時清除冠內(nèi)細弱枝、密擠枝、交叉枝、內(nèi)向枝、下垂枝、干枯及病蟲枝條;對中干和主枝延長枝,每年在枝條上中部強壯芽處剪掉1/4~1/3,以集中水分養(yǎng)分供給剪口芽枝,促其快長。
4.常規(guī)栽培管理
栽植要選用樹高3~4m以上的大苗,栽植穴施人基肥。栽時要求根系舒展,分層覆土壓實,澆透定根水,上面蓋松土,略高于地面,以防積水。每年松土除草2-3次,在天氣干旱時要澆水2一3次。粗壯側(cè)枝要及時短截、掐梢或疏去,促進主梢生長。楸樹一般病蟲害有根瘤線蟲病、楸螟,要注意在苗期把有病害的小苗剔除,集中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