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又叫洋繡球、八臘紅。天竺葵性喜冬暖夏涼,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夏季氣溫超過24℃時對其生長不利,植株會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冬季氣溫降到10℃以下長勢明顯減弱,降到3℃以下時植株基本停止開花和生長,若長期置于0℃以下的低溫環(huán)境,就有遭受凍害的可能。
一、天竺葵扦插繁殖
天竺葵宜用扦插繁殖。扦插季節(jié)除7至8月因植株處于休眠期,天氣炎熱插穗易爛不適宜繁殖外,其他時間均可進行,尤其以1至2月份在溫室盆或箱扦插成活最好,且培養(yǎng)至當年冬季即可開花。如露地或冷床扦插以9至10月或4至5月的春秋兩季最適。
插穗宜選一年生帶有頂芽的枝梢,長度約10厘米,去掉基部葉片2至3枚,置于陰涼處晾數(shù)小時使傷口干燥后,再插入裝有潔凈沙土的盆或箱中,然后放置于半陰處,注意通風,保持適當濕度,不可澆水太多,否則插穗易爛。在溫室15℃至20℃條件下約15天左右即可生根。
二、天竺葵的盆栽
天竺葵多半采用盆栽。盆栽時培養(yǎng)土用沙質(zhì)壤土3份、腐葉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而成,最好加入少量過磷酸鈣作底肥。苗高約10厘米時摘心,促使其發(fā)生分枝。花謝以后,將花莖剪去,促使其不斷長出新葉,從葉腋間抽發(fā)新花。澆水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陰雨天要及時倒掉盆中積水,過濕會造成黃葉、落葉和徒長。每隔20天施用加5倍水的人畜糞尿液一次;追施磷肥則開花更盛。冬季移放到室內(nèi)或陰棚即可越冬。換盆在3月進行,適當修剪去掉一些老弱枝條,并更換新配置的培養(yǎng)土。
三、修剪整形
天竺葵生長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如果不修剪,枝葉雜亂擁擠,株形難看,花朵越開越小,降低觀賞價值。當幼苗長到12至15厘米高時進行摘心,促使其萌發(fā)分枝。開花季節(jié)過后(多在立秋后),將過密的、纖弱的、有病蟲的枝條及徒長枝條,一并從基部剪去,留下分布勻稱的主枝3至5個,然后再把主枝及側枝進行短截,每個側枝僅留3個側芽,使整個植株枝條分布均勻、緊湊,株形豐滿矮壯。摘心后應及時施追肥,促使新枝生長粗壯,但在短期內(nèi)勿澆大水,以防引起根系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