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果樹癭瘤病由于病部粗糙腫大,故又叫癌腫病,主要是由野桿菌、棒桿菌和假單胞桿菌的某些種侵染植物的根、莖所致。此病全國各地均有發(fā)生,寄主很廣,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如櫻花、薔薇、月季、梅花、羅漢松、莢竹桃、銀杏、花柏、檜柏、楊梅、勿忘我;還有桃、櫻桃、核桃、葡萄等多種果樹。被害植株早衰,生長發(fā)育不良,最后全株死亡。
一、發(fā)病規(guī)律
病原細菌可在受病組織或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存活一年以上。兩年以后遇不到侵染機會,細菌便失去致病力和生活力。病原細菌是靠灌溉水和雨水、修剪、采條、嫁接、耕作農具以及地下害蟲等進行傳播。遠距離傳播是靠種苗和插條。病原細菌主要從傷口侵入,潛伏期數(shù)月至一年,便出現(xiàn)癥狀。一般濕度大的果園發(fā)病率較高。切接比芽接發(fā)病率高,地下害蟲多的發(fā)病重。
二、癥狀
此病發(fā)生部位為根頸處、主根、側根、地上部的主干、側枝。草本花卉如勿忘我在主莖分枝處,尤以分枝交界處為多;櫻桃樹主干和枝條上都有發(fā)生;櫻花和月季主要發(fā)生在根頸處;桃、核桃、葡萄多發(fā)生在地下根部。以上各發(fā)病部位,初期膨大呈近圓形瘤狀物,幼瘤色淺、質地柔軟,表面光滑。以后瘤腫漸增大、質地變硬、變?yōu)辄S色、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龜裂。腫瘤的大小形狀各異。受害植株生長不良,少開花,早落葉,最后全株枯死。
三、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
(1)清園:挖除重病和病死株,并及時燒毀,病坑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0%五氯硝基苯粉劑5克拌細土2公斤,撒于坑內。
(2)輪作:對一年生的植物,實行兩年以上的輪作。
(3)合理施肥:未經腐熟的家禽糞肥不能施用。
2、藥劑防治
(1)地上部的癌腫,進行切除,然后用800~1000PPM的鏈霉素或土霉素涂抹傷口。
(2)地上部的腫瘤,發(fā)病初期可噴50%DT500倍液;或50%豐護安5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等,每7天一次,連噴2~3次。
(3)地下部癌腫,也可以切除,切后傷口涂藥保護,還可用1000~2000PPM的鏈霉素或土霉素液澆灌病株;或用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用27%銅高尚400倍液灌根。藥液用量為500~1000毫升/株,視植株大小而定。每10天一次,可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