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疫病一年四季均會發(fā)生,但在多雨季節(jié)、澆水過濕、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發(fā)病最嚴重,尤其是剛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感病,植株各部位均可發(fā)病,但以葉及根莖處發(fā)病較多,心葉發(fā)病最多。
發(fā)病癥狀
植株被害部位初期呈水漬狀褐色小斑點,高溫多濕時迅速擴大,呈褐色大斑,最終呈黑褐色,用力擠壓時還會滲出水分。老病斑則變得干燥、黑色,隨后葉片變軟發(fā)黑,不久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
避免澆水過濕或空氣濕度太高,改善通風情況,光照充足,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軟弱,這些是預防蝴蝶蘭產生疫病的有效途徑。發(fā)病后可切除感染部位或組織,嚴重者則應拔除,然后燒毀或深埋;疾〉闹仓陸綦x,單獨管理,以免傳染給健康植株。病株切除的傷口用大生粉(代森錳鋅粉劑)涂抹,再放置干燥處,1周內不澆水,可遏制此病蔓延。切除病株的刀具要消毒,以免傳染。發(fā)病后用含銅的殺菌劑,如0.1%~0.2%的硫酸銅、1%波爾多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72.2%的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等噴灑殺菌,每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