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給您家的盆栽水仙花換個造型嗎。今天小編來給您介紹一下室內盆栽植物水仙花球的雕刻造型技術。
花頭選擇定造型
選花頭確定好造型,然后選擇水仙花頭,這是針對已經(jīng)熟練掌握水仙花雕刻藝術的師傅說的。比如創(chuàng)作“花籃”造型,一定要選擇有對稱腳芽的花頭;創(chuàng)作“鴛鴦戲水”造型,要挑選有一小球形的腳芽,大小要適當;“桃李爭春”造型要挑選在一個鱗莖盤上并生的一大一小鱗莖,大的是桃,小的是李。要是沒有這些基本造型,即使雕刻技術再好,也難造型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疽厥牵胂笠獎(chuàng)作作品的基本輪廓,讓鱗莖或鱗莖結構能與其基本吻合。
看花頭定造型這是居家觀賞經(jīng)常遇到的情況,手里只有少量花頭,就不能想創(chuàng)作什么就能出什么作品了。不過原則還是一樣的,看手中的水仙花頭,想象一下其基本輪廓像什么。舉幾個具體的例子,對稱的鱗莖腳芽適合雕刻成花籃、龍頭、雙蛇出水等;不對稱的可以模仿飛禽走獸、山水盆景。如果實在想不出造型來,就可雕刻蟹爪水仙,再用適當?shù)呐枥徰b載,也是一盆很好的觀賞作品。
雕刻工具 各地用來雕刻水仙花的工具各有不同,但大同小異,福建漳州的傳統(tǒng)雕刻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主切刀刀長18厘米,其中刀柄10厘米,刀口8厘米,為長三角形,最寬1.5厘米,刀刃平直,刀背厚3毫米,用于起刀開蓋,是最基本的水仙花刻刀。
斜刻刀配合傳統(tǒng)雕花刀加以精雕細刻的主要工具,用于剝、削、刮、鏟和整型等工序。
直角掏刀一般是雕刻師自己制造,用兩三毫米鋼板端口磨利彎成直角而成,用來挖穴掏洞,雕刻茶壺、葫蘆造型時極為方便。
小剪刀最好是醫(yī)用不銹鋼小剪刀,刀口瘦長。尖形和彎形各準備一把,用于修整葉片、鱗片,配合雕刻時應用。在水養(yǎng)過程中,可以用小剪刀剪除霉爛的鱗片、葉片、根和花蕊等。
鑷子尖頭和彎頭各一支,最好是醫(yī)用不銹鋼小鑷子,用于清理雕刻碎片,整理葉片、花梗、花蕊,配合深層雕刻和蓋棉、清污之用。
基本步驟
凈化花球去掉護根泥,用竹板清除枯根及腐爛雜質,注意不要傷到鱗莖,剝除花球褐色的干枯外鱗莖皮,以便下刀削切。
削切鱗片就是縱向削掉一半左右的鱗莖,把鱗莖芽暴露出來。方法是用切刀沿根盤向上一厘米處橫切一條弧形線,然后沿線用刻刀向鱗莖里面逐層剝掉鱗片,直到全部芽體顯露出來為止。操作時需要注意手法,刀切進去時,食指按在鱗片上跟進,退出時將鱗片帶出來,鱗莖只削切到一半即可。
疏隙鱗片為便于雕刻葉片和花梗,削去夾在芽體間的鱗片。
剝離苞片由芽苞末端撥開苞片,接著朝基部順剝下來。
削刪葉緣根據(jù)造型要求,確定削葉位置和寬度,先在葉端開一切口,而后順葉緣向基部順剝。剝葉須細心,切勿損傷花苞。
雕削花梗根據(jù)造型需要,確定削刻花梗分量和朝向,由梗端向基部削刻。若需削刻至球根處,亦可用尖形三角刀沿花梗薄皮插穿球根。若在11月至12月雕刻,此時花梗尚未生長,難于準確削刻,此時可將鱗莖浸水,等到抽芽、花梗膨大些再進行。
雕刻側芽側芽多在母鱗莖球的兩側,有的有花,有的沒花。根據(jù)擬定造型,或不刻作為花籃提手、鳥頭,或稍稍修刻作為公雞、金魚的尾巴,亦可雕刻成蟹腳狀。
修整削面把所有切口修削,既整齊美觀,又能防止碎片殘渣污染花球。
特殊刀法
一是豎刻,即用刻刀從鱗莖直接往下垂直削刻,一般在大量水培時使用,這樣雕刻只是解除鱗莖對芽的約束,起到促進生長、矮化健壯的作用。開始長成時有點象企鵝,故稱“企頭水仙”。
二是斜刻,基本用途跟“企頭水仙”異曲同工,也是大量水培或不想多用工的栽培者使用的雕刻方法。方法是從鱗莖兩面從上面往兩邊各拉一刀,讓花芽順利長出。
三是挖杯,把水仙花鱗莖的上半部去掉,留住花芽,外面兩層鱗片保留,里面鱗片掏空,形成杯狀,花芽按上述雕刻葉緣花梗,長成后型如銀杯出花。
四是掏空,為保留基本的鱗莖造型,鱗莖外面不予破壞,用特殊工具將里面的鱗片掏空,把花芽釋放出來,讓花朵相伴鱗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