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該病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初期、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邊緣呈紫褐色,中央為灰白色或淺黃色,并有不明顯的輪紋,病部著生褐色小點(病原菌)。
【病原】病原為葉點霉屬真菌(PhyUosticta chrysanthemi E11.Et Deam),隸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
【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在病落葉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借風雨傳播引起侵害。病害一般于8月份開始發(fā)生,逐漸發(fā)展,至秋末緩和。通常老葉比嫩葉受害嚴重。菊花受害程度與品種抗病性有關。據(jù)調(diào)查,一般黃色花如迎春、秋艷、粉蓮、粉紫雀等品種較易感病,而白色花如大立菊、和平等品種則抗病力較強。
【防治方法】預防方法
1、輪作
盆栽更換盆土。
2、清園
生長季摘除病葉、老葉;花后割去病株地上部分,清除病殘體燒毀;深翻埋殘落病葉。
3、無病苗木
從無病植株取插條或分根繁殖幼苗。
4、改進澆水方式
不從植株上部淋澆,沿盆缸邊緣澆水;在地面鋪草木灰、泥炭土等作隔離層減少水淋傳播。
5、降低濕度
種植不過密,加強通風透光,改進澆水方法,澆水時間不過遲,降低地上部植株間的濕度,尤其是過夜時的株間濕度。
6、加強管理
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鉀均衡配合,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性。
治療方法
1、及時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
2、藥劑防治。進入花期即噴藥,7~10天1次,連續(xù)2~3次,噴藥前先摘除病葉、老葉,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可選用45%百菌清500~8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50%百菌清多菌靈混合膠懸劑1000倍液,80%敵菌丹500倍液,或?qū)?0%敵菌丹500倍液與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混合噴灑。藥劑使用時請參照生產(chǎn)廠家的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