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病先從主干開始,蔓延到主枝,擴展到兩年生以上大枝,一年生枝條出現(xiàn)這種病狀較少。荔枝潰瘍病病源不明。高濕多溫是發(fā)病有利條件,在浦北縣每年5-8月是發(fā)病較嚴重的時期。在地勢低洼,果園蔭蔽,管理粗放,樹勢衰弱,樹皮有傷口的情況下,常使病情加重。黑葉荔枝感病較重。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樹盤中耕除草,挖溝排水,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培育健壯枝梢。
二是合理修剪和剪除病枝。發(fā)病較重枝組或一些次級骨干性大枝,及早剪除并集中燒毀。修剪蔭蔽樹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三是抓好害蟲防治。天牛、擬木蠹蛾等為害后造成傷口使病害加重。在蟲害發(fā)生前噴施農(nóng)藥,防止害蟲咬傷樹皮。
四是藥物防治和涂干治療。對2-3年生幼樹,結(jié)合用藥殺蟲,加入75%百菌清可濕粉劑700倍液或40%滅病威懸乳劑400倍液,均勻噴灑樹冠枝條和主干。對發(fā)病較重的大樹主枝,先用小刀刮除病斑,用毛巾抹除干凈,用0.5:0.5:5波爾多漿加90%敵百蟲晶體10g加少許食鹽拌勻成漿,涂刷樹干、大枝和有病小枝,每隔15-20天一次,連用3次或多次直至病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