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在我州8縣市均有分布,尤其以恩施市太陽河鄉(xiāng)、咸豐縣甲馬池鎮(zhèn)、鶴峰縣五里鄉(xiāng)分布最為集中,品種以南方紅豆杉為主,有少量紅豆杉。近日,州林木種苗站林業(yè)工程師肖慈國向記者介紹了南方紅豆杉栽培技術(shù)。
專家提醒,南方紅豆杉種子必須等到種子充分成熟后采集。恩施地區(qū)種子最佳成熟期在每年10月20日前后,因海拔不同各有差異。種子外種皮全部變成紅色的時候最適宜采摘。采集到的球果浸水12-24小時后,放到器械內(nèi)加入谷殼等物用力搓洗,直至外種皮脫離,再用清水漂洗,即可得到凈種。凈種放在室內(nèi)陰干、裝袋待藏。
專家介紹,紅豆杉種子用當年新種播種育苗很難成功,必須采用層積變溫處理。生產(chǎn)上多采用室內(nèi)沙藏和室外沙藏兩種方法,在種子收集后1個月內(nèi)進行貯藏。貯藏前用多菌靈對種子、河沙進行消毒處理,沙量要達到種子量的10倍以上,沙的濕度控制在一捏成坨、一松即散的程度,混合要充分。室內(nèi)沙藏須注意保持沙的濕度,室外沙藏要防外因破壞。夏秋季每1月上下翻動種子1次,沙藏時間達1年以上。
苗圃宜在海拔800-1000米的沙壤或黃棕壤地段最好,坡向半陰半陽,灌溉條件要好,以生荒地最佳,熟土也可。生荒圃地,可在11-12月砍去地上植物,全面深翻,讓圃地經(jīng)冰凍,以達到改良土壤性質(zhì)、殺蟲消毒的目的。開春后在1月再普翻1次,做到雜物凈、土壤細,開箱成行,讓苗箱成形時圃地寬保持在1.1米左右,如苗箱長超過20米,每15米開一條橫溝,以利操作和排水。
苗圃底肥應(yīng)施磷、鉀肥、復(fù)合肥。常用量為每畝100公斤磷肥、50公斤復(fù)合肥,也可每畝100公斤磷肥、50公斤氮銨或25公斤鉀肥。播種時間因苗圃地海拔不同而有差別,圃地海拔在800-1000米,播種時間在2月下旬最佳,并適時觀察貯藏種子的萌動情況,可根據(jù)種子萌動情況確定播種時間,貯藏種子大部分已裂口未長出小腳,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把種子篩出或帶沙撒播,播種量控制在10公斤/畝左右或種子數(shù)100粒/平方米左右。采用篩子篩土覆蓋,覆土厚度控制在種子直徑的兩倍,覆土厚度要控制好,覆蓋均勻,要平整。播種完畢及時覆膜覆草,覆膜過程中要注意把膜壓緊。覆蓋物待苗木長出80%以上,即可選擇陰天全部除去。苗木后期管理要抓好遮陰、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
專家介紹,造林地可選擇山坡中下部、坡腳漕溝,山灣的陰坡且坡度小于30度,pH值在4.5-7.0。肥力高、濕度大、排水良好的地塊可作造林地,以沙壤最佳。
整地可采用帶狀或狀,的規(guī)格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不同土壤條件可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造林密度視培養(yǎng)方向不同而不同,如培養(yǎng)綠化大苗第一次定值可采用1.5米×1.5米,最終保持在3米×3米;如營造藥用林密度可適當加大。整地最好是在造林前1個月完成。
專家提醒,要掌握好最佳造林時間,海拔1000米以下當年11-12月最佳,海拔1000米以上翌年2-3月最佳。
專家強調(diào),紅豆杉一般要求帶土移栽。起苗時在苗圃選擇30厘米以上的壯苗,用專用工具起好土球,土球直徑達到苗木地徑的6-8倍,上下車注意保持土球的完整性。
苗木運到造林地要及時定植,定植前去掉包裝物。栽植過程要求做到“三填兩踩一提苗”。最好選擇在晴天,栽植完成后要及時施足定根水。
專家還介紹了后期管理措施。紅豆杉要及時遮陰。種植第一年可用遮陽網(wǎng)全覆蓋或是種植高干植物遮陰,不能種植藤蔓植物,以免影響植株生長。第二年以后不需要遮陰。造林后每年撫育2-3次,5-6月和8-9月鋤撫兩次,7月初,從第二年開始每年5月結(jié)合鋤撫追肥。上半年施氮肥,下半年多施磷鉀肥。肥量少量而多次。紅豆杉抗性強,一般不會生病,但透氣性差的造林地段易患根腐病,早春可用多菌靈或敵克松等殺菌藥普打一遍,對于蟲害適時觀察,合理用藥。
專家簡介:
肖慈國州林木種苗站林業(yè)工程師,從事紅豆杉采種、育苗工作1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