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每種花卉植物均有自己的特征性形態(tài)。但作為觀賞花卉栽培時,不一定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觀點。通過摘心、修剪、水肥控制、施用植物激素等方法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長方向和高矮,形成符合人們觀賞要求的姿態(tài)。修剪還可以控制花期,控制植物的長勢。這在陽臺立體養(yǎng)花中形成“無言的詩、立體的畫”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主人養(yǎng)花水平高低的體現(xiàn)。修剪和造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摘心(又稱打頂)
摘心是指摘除正在生長中的嫩枝頂端或芽尖。摘心的目的是抑制其長高,使植株矮化并增加分枝數(shù),以形成豐滿而矮壯的株形。摘心也有抑制生長、推遲開花的作用。
2、剪枝(分輕剪與重剪二種)
(1)輕剪輕剪可在植物休眠時進行,也可在生長期進行。輕剪只剪除病枝、蟲枝、重疊枝、過密枝、細弱枝、徒長枝,以使植株內(nèi)部通風透光,枝條分布均勻,使養(yǎng)分集中在有效枝條上,促進生長與開花。
(2)重剪重剪(短截修剪)是剪短大部分枝條。一般在植物休眠期或生長勢較低時進行。如在生長勢較強時重剪,易使其元氣大傷,生長不良,生長勢恢復極其緩慢。重剪可在臨近植株的基部處剪切,除去以上部分,以降低新枝的起點,使植株矮化。
修剪時,要注意留芽的方向,當需要新枝向上生長時,留內(nèi)側芽;要新枝向外開展時,留外側芽。剪口應為一斜面,以防積水腐爛。留下的芽應在剪口對方,剪口應高于所留芽1厘米,不宜過高或過低。如剪去整根枝條,應貼近分叉處,勿留殘樁。
3、摘葉、跳苦與摘花、摘果
(1)摘葉 摘葉是摘除生長已老化、徒耗養(yǎng)分或過密的葉片,以及影響花芽光照的葉片。也有的摘葉是為了促進新生葉及花芽的生長,如摘除白蘭花、扶郎花的老葉可促進新葉及花芽的生長。
有些花卉經(jīng)過休眠質(zhì),葉片雜亂無章,葉的大小不整齊,葉柄長短也很懸殊,因此需要整理,摘除不相稱的葉片。
(2)疏蕾 疏蕾是摘除生長過多的花蕾。單株上花蕾過多,營養(yǎng)供應不足,所開花密集而小,不利于觀賞。
疏蕾可使花期整齊一致,如將杜鵑花較小或較大的花蕾摘除,留大小相當?shù)幕ɡ,開花時即整齊一致,當然疏蕾時也應注意使花朵在整株上的分布均勻,不能形成空缺。疏蕾還可以使花期相錯,如康乃馨可利用摘去花蕾將花期錯開,以延長開花時間,滿足不同時期對花的需求。為了使主蕾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在花蕾形成后,應剝除側蕾。如月季為集中養(yǎng)分開出大而形好的花朵,應將主蕾邊2~3個側蕾剝除。
(3)摘花摘花是指摘除殘花以及殘缺僵化的花朵。杜鵑開花之后,殘花久存不落,影響嫩芽及嫩枝的生長,需要及時摘除。
(4)摘果摘果是摘除過多的小果,以保證所留果實能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
4、抹芽
抹芽是將枝條上發(fā)生的幼小側芽抹除。其目的是減少過多的側枝,以減少養(yǎng)分分散,使留下的枝條茁壯生長。
以上所介紹的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在實際的使用中而是融合在一起、相輔相成的。植物在造型時應注意各個植物的特性。對于枝條較軟的植物,如盆栽招財草(花葉垂椒草)可讓其呈瀑布狀下垂,也可使其成為半球狀盆栽,還可通過綁扎做成各種造型。灌木類植物如廬山忍冬可修剪成球狀,也可通過修剪讓其成為低矮的灌叢。但梅花的造型不能用綁扎來實現(xiàn),只能用修剪來達到曲折虬勁的觀賞效果,綁扎會使梅花失去特有傲性。
華夏園林網(wǎng):www.6789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