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又名栗、中國板栗,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chǎn)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qū),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qū),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板栗在我國分布地域廣闊,從遼寧豐城以北大約在北緯40度30,南到海南島大約在北緯18°30 ',最低海拔低于50米的沿海平原的山東,如郯城,新沂,江蘇市和其他地方,這最高海拔2800米,分布,如云南,永仁維西。板栗為喜光樹種,尤其是在開花效果實,可導致生理落果的不足,如常年陰影可使孔葉片變黃,甚至枯枝。
板栗對土壤請求不嚴,適宜在土層濃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土壤腐殖質(zhì)的沙質(zhì)壤土成長,許多有益的菌根成長,在pH 5-6是最合適的。適宜板栗生長的年平均氣溫是在10.5℃- 21.8℃,絕對最高溫度小于41.6℃,絕對最低溫度不低于24.5℃。板栗的濕度適應(yīng)性強,一般在每年的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年均降水量是可以培養(yǎng)的5002000mm。
中國的板栗品種大體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兩大類:北方栗堅果較小,果肉糯性,適于炒食,著名的品種有明栗、尖頂油栗、明揀栗等。南方栗堅果較大,果肉偏粳性,適宜于菜用,品種有九家種、魁栗、淺刺大板栗等。樹性強健。根系發(fā)達,有菌根共生。較抗旱,耐瘠薄,于山地栽培。適合偏酸性土壤。多行實生播種,也可嫁接繁殖。木材致密堅硬、耐濕。枝、樹皮和總苞含單寧,可提取栲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