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梨果實外形美觀,梨梗部突起,狀似鴨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初呈黃綠色,主要特點是果實中大(一般單果重175克,最大者400克),皮薄核小,汁多無渣,酸甜適中,清香綿長,脆而不膩,素有“天生甘露”之稱。
鴨梨于9月上旬采收,用棚窖貯藏可以貯藏到次年3月。叫其做法是,采后的梨堆放在果樹行間地面上預冷,梨要臥放,梨堆高30厘米、寬50厘米左右,長度不限。堆成梯形,防止倒塌。
白天蓋席防止日曬,早晚將席打開通風,堆30天后再選果裝筐,裝筐后不加蓋,仍堆放在果樹行間,筐上蓋席,小雪前封入窖。
窖深2米、寬5米、長15米左右。窖內(nèi)設天窗及門,利用早晚較低氣溫時通風換氣。當窖溫降至3O℃時,將門窗關閉,窖內(nèi)最低溫度不能低于一1℃。為防止凍害,窯頂要分次加厚覆土。
鴨梨內(nèi)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在維生素B家族中堪稱佼佼者。含糖量高達12%以上,可貯藏保鮮5-6個月。具有清心潤肺、止咳平喘、燥利便、生津止渴、醒酒解毒之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那么,怎樣進行鴨梨的棚窖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