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桃樹煤污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樹枝或果實(shí)。葉片染病,葉面初呈污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霉點(diǎn),后形成煤煙狀物,可布滿葉、枝及果面,嚴(yán)重時幾乎看不見綠色葉片及鮮美果實(shí),到處布滿黑色霉層;影響光合作用,致桃樹提早落葉。
病原
引致煤污的病原菌有多種,主要有出芽短梗霉;多主枝孢(草本枝孢);大孢枝孢,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多主枝孢菌分生孢子梗直立,褐色或欖褐色,單枝或稍分枝,上部稍彎曲,頂生分生孢子呈短鏈狀、橢圓形,具1-3個隔膜,大小10-18×5-8微米。大孢枝孢菌菌絲鋪展?fàn)睿稚咦庸:稚,簇生或單枝,微彎曲,分生孢子橢圓形,具2個或多個隔膜,淡褐色。此外,還有鏈格孢;炱殼小圓孢,均可致桃樹煤污病。不同地區(qū)桃樹上煤污菌種群組合不盡相同,孢子在葉面上多呈不均勻分布。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煤污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葉上或在土壤內(nèi)及植物殘體上越過休眠期,翌春產(chǎn)生分生孢子、借風(fēng)雨及蚜蟲、介殼蟲、粉虱等傳播蔓延,蔭蔽濕度大桃園或梅雨季節(jié)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1)改變桃園小氣候,使其通透性好,雨后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簟?2)及時防治蚜蟲、粉虱及介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