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菠蘿黑腐病,多發(fā)生于熟果,但未熟果也可受害。通常在田間無顯著癥狀。
被害果表面初生暗色水漬狀軟斑,繼而擴大并互相連結成暗褐色無明顯邊緣的大斑塊,并可擴展至整個果實。內部組織水漬狀軟腐,與健康組織有明顯的分界。果心及其周圍變?yōu)楹诤稚,病果滲出大量液體,組織崩解散發(fā)出特殊的芳香味。本病還會侵害幼苗引起苗腐,根端及下部葉片變黑腐爛;侵害莖頂部和葉基部,病部變黑引起心腐,病部發(fā)出香味;侵害葉片引起長條形的病斑,初為黃褐色,后轉成灰白色。
病原
此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壁孢子在土壤內或病殘組織中越冬。厚壁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4年之久。厚壁孢子借雨水飛濺或借氣流、昆蟲傳播,遇到適當寄主時萌發(fā)芽管,從傷口侵入導致發(fā)病。在運輸貯藏期間,則通過接觸傳播蔓延危害。
防治方法
(1)收獲運輸及貯藏期間,果實應小心輕放,避免造成機械損傷。不可在雨天收果,晴天收果也不宜堆放過厚,貯藏室要通風干燥。
(2)晴天適時摘除冠芽(即頂芽),如果因下雨或打頂除芽傷口大,可用25%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涂傷口進行保護。
(3)采后防止日曬。最好24小時內將果實運進工廠及時加工,或貯入7.2℃冷庫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