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旱地玉米收獲后玉米帶作廂栽苕或水稻收獲后栽培一季秋紅苕,既增加糧食產(chǎn)量,又是解決生豬飼料來源的有效途徑。重點抓好5項關(guān)鍵技術(shù):
1、選用良種,備好健苗。秋紅苕生長期短,應(yīng)選用藤葉長勢旺、結(jié)薯早、塊薯膨大快、耐濕性較好的品種,如“渝薯34”、“渝蘇303”、“萬薯34”、“渝蘇297”、“南薯99”等紅苕品種。栽前加強苕苗管理,用少量尿素兌水提苗,培育無病、漿汁多的壯藤(百株插條苗重2-3公斤)作種苗,也可利用大田疏苗的健壯苕藤,即藤粗壯、節(jié)間短密的尖稍苗作種苗進行栽培。
2、搶時早栽,合理密植。早栽能提高紅苕對溫、光、水資源的利用率,增加畝植株數(shù)和結(jié)薯數(shù),促進薯塊的迅速膨大,因此要搶時早栽。旱地栽秋苕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不超過“處暑”為宜,稻田栽秋苕中應(yīng)注意散籽時及早開溝排水,水稻收獲后及時作埂搶濕栽苕,采取邊整地邊開廂(起埂),邊剪苗邊栽苕的辦法栽苗,栽插時期在8月20日前,選陰雨天或晴天傍晚打窩栽插。秋苕高產(chǎn)的田塊畝植密度為6000-7000株,選擇壯苗深栽,插條苗保持6-7個葉節(jié),栽入土4-5個葉節(jié)。
3、保苗成活,秸稈覆蓋。秋苕栽插正值烈日高溫,提高秋苕的成活率是決定秋苕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浸苗提高成活率,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薯苗基部6-8厘米處浸泡10分鐘,預(yù)防黑斑病和蔓割;若遇連晴高溫天氣,實行抗旱栽插,先是沿埂背灌一道水,栽后用糞水灌窩,同時栽后用稻草或玉米秸稈蓋苗3-4天遮光、降溫、保濕,防旱保苗,提高成活率。
4、及早管理,中耕追肥。秋苕的生長期溫度由高到低,光照由強變?nèi),降水由少變多,其?yōu)勢在生長前期。因此,田間管理應(yīng)狠抓一個字“早”,及時中耕和追肥。秋苕栽后3-4天立即揭去覆蓋物,5-10天進行中耕和追肥,畝用腐熟豬糞水1000-1500公斤加尿素5-10公斤進行追施,以促早發(fā)苗,早分枝、早結(jié)薯。中期在藤葉封廂時再畝施草木灰100-150公斤,促進薯塊膨大。后期要注意理好排水溝,防止秋澇。10月上旬,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尿素150克,兌水50公斤葉面噴霧1-2次。
5、適時收獲。當薯苗黃熟落葉、薯塊已膨大到最大時,適時進行收獲,在早霜來臨前收收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