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在績溪縣有悠久的栽植歷史,近20年來發(fā)展迅猛,F(xiàn)有銀杏林面積300 hm2,主要分布在板橋鄉(xiāng)、家朋鄉(xiāng)、金沙鎮(zhèn)、華陽鎮(zhèn)、伏嶺鎮(zhèn)等。產(chǎn)銀杏250 t,銀杏葉1 125 t,產(chǎn)值1 100萬元。銀杏林的經(jīng)營已由最初的粗放、零星向規(guī)模、集約化經(jīng)營轉(zhuǎn)變,形成“公司+基地+農(nóng)戶”模式,促進了林農(nóng)的增收。為此,大力發(fā)展銀杏、培育優(yōu)質(zhì)壯苗乃當務(wù)之急,F(xiàn)將銀杏種植-播種育苗及硬枝扦插技術(shù)介紹如下。
1播種育苗
1.1種子采收
選擇生長快、長勢旺盛、授粉良好、種粒大、種仁飽滿、豐產(chǎn)性和抗逆性強、自然狀態(tài)下結(jié)果的優(yōu)良品種母樹作為采種母樹[1-2]。當銀杏的外種皮由綠色變?yōu)榈S色或橙黃色時進行采收。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撿收自然成熟的落果,集中堆放4~7 d,待外種皮軟化后搗爛搓揉,除去果肉,取出種核,再用水沖漂洗去雜,曬干其表面水分備用。
1.2種子貯藏
秋季采種后,若冬季播種,無需特別處理,只需將種子水選,沉水者用于播種。春季播種時,則要對種子進行混沙貯藏,沙藏處理能促進銀杏種子的生理后熟,提高種胚發(fā)育率。將曬干表面水分的種子堆放在通風的室內(nèi),堆放5~10 cm厚,堆放過程中經(jīng)常翻動。14 d后用多菌靈600~800倍液浸泡5~10 min,晾干水分后與河沙按1∶2混合于室內(nèi)貯藏。沙堆高45 cm左右,沙的含水量以50%為宜,并在種子的沙堆中埋放1束草把使之通氣。貯藏后2個月內(nèi)適當控制河沙持水量,每7 d翻動1次,隨著水分蒸發(fā)要適當灑水補充,同時揀出霉壞變質(zhì)的種子。貯藏后期適當增加河沙持水量,每15 d翻揀1次霉爛種子。
1.3催芽處理
2月上旬開始催芽。于室外當陽處地上設(shè)置催芽床。床底墊5 cm厚的河沙,種子與河沙混合后堆放,上部覆蓋10 cm左右厚的河沙。沙藏種子用0.5%高錳酸鉀液浸泡30 min。催芽床上部架設(shè)塑料小拱棚,棚內(nèi)安置溫度計。當棚內(nèi)氣溫超過40 ℃時,適當開棚降溫。催芽過程中視河沙干燥程度不定期地噴灑清水。
1.4圃地選擇與整地
育苗地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壤深厚肥沃的壤土、砂壤土、灌水排水良好的圃地[3]。土壤過黏、易積澇或鹽堿土壤均不可用。初冬全面深翻,深度40 cm,經(jīng)冬季凍垡,土壤風化。翌年2月下旬進行第2次翻耕,細耙后做床,苗床寬1.2 m,高30 cm,溝寬35 cm。施腐熟餅肥3 t/hm2、過磷酸鈣1.5 t/hm2。同時,對苗床消毒,用30%硫酸亞鐵水溶液2 kg/m2,在播種前7 d均勻地澆在床面上。
1.5芽苗移栽
經(jīng)催芽后的種子,3月中下旬播種。待種子破殼、胚根伸長至3 cm時進行大田扶芽播種。采用橫向開溝點播,按行距20 cm開溝,株距10 cm,溝深4 cm,溝內(nèi)施入1層腐熟的有機肥。種子平放,胚根向下,覆土厚2.0 cm,播后澆水,然后用干凈稻草覆蓋,保持床面濕潤[4]。
1.6苗期管理
播種后棚內(nèi)氣溫保持20 ℃,中午氣溫超過30℃時可掀膜通風。速生期(5月上旬至6月中旬)結(jié)合追肥及時澆水。生長后期(6月下旬以后)應(yīng)控制澆水,并及時排澇,嚴防圃內(nèi)積水。銀杏高生長期很短,7月上旬大多數(shù)始封頂,停止高生長。為促進高生長,可適時將封頂?shù)拿缒菊,以促進二次生長[1-3]。
2硬枝扦插
2.1插床的準備
硬枝扦插選用河沙作基質(zhì),插床長10 m,寬1.2 m,插床上鋪1層厚度在20 cm的細河沙。插前7 d用0.3%高錳酸鉀溶液5~10 kg/m2消毒,與0.3%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噴藥后用塑料薄膜封蓋起來,2 d后用清水漫灌沖洗2~3次,即可扦插。
2.2插穗采集與處理
秋末冬初落葉后采條,春季在扦插前7 d或結(jié)合修剪時采條,要求枝條無病蟲害、健壯、芽飽滿[4]。一般選擇20年以下的幼樹上的一年生枝條作穗條,生根率最高可達93%。枝齡越大生根率越低,實生樹枝條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樹枝條的生根率。將枝條剪成15 cm,含3個以上飽滿芽,剪好的插條上端為平口,下端為斜口。下端5~7 cm浸泡在100 mg/kg的萘乙酸液中1 h。秋冬季采的枝條,成捆進行沙藏越冬。
2.3扦插
以春季扦插為主,一般在3月中下旬扦插,在塑料大棚中春插可適當提早。扦插時先開溝,再插入插穗,地面露出1~2個芽,蓋土踩實,株行距10 cm×30 cm。插后噴灑清水,使插穗與沙土密切接觸。濕度控制在85%~90%。
2.4插后管理
設(shè)置塑料大棚或用遮陽網(wǎng),使苗圃地保持陰涼、濕潤的小氣候。露地扦插,除插后立即灌1次透水外,連續(xù)晴天的要在早晚各噴水1次,1月后逐漸減少噴水次數(shù)和噴水量。5—6月插條生根后,用0.1%尿素進行葉面噴肥。露地扦插的,落葉后至翌年萌芽前疏移;大棚扦插苗要煉苗后再移栽。
采用播種育苗,對種子進行沙藏處理能提高種胚發(fā)育率;催芽種子萌芽早而快;移栽芽苗能使出苗整齊。沙藏種子催芽后約10 d大量破殼,再經(jīng)4~7 d胚根伸長至3 cm。而不經(jīng)催芽的16 d才有少量破殼。沙藏種子催芽后30 d其發(fā)芽率達到60%以上;未催芽50 d發(fā)芽率為45%。銀杏扦插育苗不僅可以節(jié)省種子、降低育苗成本,還可以加快苗木繁育速度和保持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