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鱗莖青霉病的方法
2012/9/12 11:17:57
③種植前用2%高錳酸鉀溶液,或1%2%硫酸銨水溶液,或者說0.3%0.4%硫酸銅液浸泡1小時,晾干后再種。
②貯存溫度應保持在0℃~6℃。發(fā)現(xiàn)球莖霉爛,及時清除。
①挖掘、運送球莖過程中盡量減少傷害。球莖采切后置于25℃~30℃的高溫下,促進傷口愈合。
污染途徑:此菌分布在空氣和泥土里。球莖外表若有病原菌附著,一遇高溫、高濕,就會大量繁殖。采收、包裝、運輸球莖的過程中均可發(fā)病。病菌從傷口侵入。
發(fā)病前提:鱗莖損傷、貯藏場所潮濕、透風不良易引起青霉菌的侵染為害。
防治百合鱗莖青霉病,癥狀:發(fā)生在貯藏期。鱗莖上病斑凹陷,暗褐色,上生青綠色霉層(孢子團)內部鱗片逐漸腐爛,最后引起鱗莖干腐。一般經由二、三個月鱗莖才完全腐爛。分生孢子梗直徑33.5微米,帚狀枝三層,直徑33.5微米;小梗(7102.5微米。分生孢子亞球形,光滑或略粗拙,直徑34微米。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