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種:根據(jù)種子質量決定播種量。在發(fā)芽率和純度都達到標準的情況下,刈草用的,每畝播種量為1.5-2.0公斤;收種用的,每畝播種1公斤。一般以條播為宜。收草用的,行距20-30厘米;收種用的,行距45厘米。播種后覆土2-3厘米。在江蘇南部,可以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集約栽培。
3.施肥:目前種植牧草多數(shù)采用肥力較差的地塊,而禾本科牧草需肥較多,因此施基肥很重要;室杂袡C肥為主,加適量化肥(標準氮肥10公斤)。
缺磷地塊,每畝用過磷酸鈣15-25公斤與有機肥拌勻作基肥。追肥在冬季和早春施用,一般每次每畝施7.5-10公斤尿素。每次刈割之后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尿素6-8公斤。
4.刈割:利用飼喂牛羊,初穗期刈割;飼喂兔、鵝、魚,在植株30-60厘米時刈割。
5.采種:多花黑麥草結實率較高,但種子成熟期不夠一致,易落粒,必須適期收獲。采種田一般不刈割,等有70%植株穗頭變黃,在早晨露水未干時收獲。每畝可收種子75-100公斤。
6.田間管理:多花黑麥草苗期生長緩慢,不耐雜草,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單播的多花黑麥草地,闊葉雜草占優(yōu)勢時,可用2,4.D鈉鹽除草劑,苗期噴灑1-2次。
開春后多花黑麥草迅速生長,能抑制雜草生長。天旱時要灌溉。多花黑麥草易遭粘蟲、螟蟲等危害,要及時噴灑敵殺死、速滅殺丁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