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絞股蘭可在夏、秋二季采集。為保護野生資源,應只采集地上部分的,讓其地下部分仍可萌發(fā),連年均可采集。栽培品種則可將全株掘起,以增加產量;也可以收割地上部分,以便連年收獲。
絞股蘭又名七葉膽,是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最早記載于“救荒本草”,全草可作藥用,民間常用于治療咳嗽、痰喘、夢遺及滑精等。絞股蘭全屬共有13 種,我國目前發(fā)現的有絞股蘭、毛絞股蘭、光葉絞股蘭、心籽絞股蘭、喙果絞股蘭以及白豚絞股蘭等11種,分布于陜西南部及長江以南各省,生長在山地林中或山谷水溝旁,在石灰?guī)r地帶較為常見。此外,在日本、朝鮮、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也有分布。
絞股蘭為攀援性草質藤本,莖柔弱,有柔毛或無柔毛,節(jié)部疏生細毛,卷須大多分二杈,也有不分杈的;葉長4—8cm,寬2—3cm,卵狀,5—7葉,掌狀互生,膜質有柄,葉緣有齒,葉脈上生有短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形花序腋生,長9—1cm;漿果球型,綠黑色,直徑6—8mm,上半部有一條橫紋,種子有1—8粒,呈橢圓型,長約4mm,上有皺紋;ㄆ7月至8月,果期9月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