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種法。此法適宜大量繁殖,但開花時期晚,花朵略小。播種可隨采隨播,也可以經砂藏,到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苗床宜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少量播種,可直接播在花盆內。播后,用焦碳泥土覆蓋,置放陰處,約經1個月時間即可出苗。出苗后平時可按一般播種苗管理。第二年春季帶土移栽。
(3)扦插法。用此法可在短期內繁殖較多的植株,但生長比嫁接苗慢。扦插時間以春、夏季為合適。春插在3月下旬進行,選1-2年生枝梢,長10-15厘米,剪去下部葉片,插入黃土拌河砂(6:4)作基質的苗床內,插后要求遮蔭(透光率30%左右),經常保持床面濕潤,待生根后上盆定植。夏插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長8厘米左右,方法同春插。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具有各種病孳生的條件。因此,必須對扦插基質進行消毒。另外,如能用200ppm的吲哚丁酸浸泡插條的基部15分鐘,取出晾干后再扦插,可加速發(fā)根和提高成活率。
(4)壓條法。壓條和扦插實為一個原理,都是利用枝條生長不定根的能力。扦插是脫離了母體進行的,雖然繁殖量較大,但成活的可靠性不及壓條,而且家庭一般繁殖2-3株已夠,故壓條法繁殖含笑最適宜家庭采用。壓條在含笑生長期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但以4月份最為合適,選取大小適當、發(fā)育良好、組織充實健壯的2年生枝條,長15-20厘米,在選好的包土發(fā)根部位,作寬度O.5-1厘米的環(huán)狀剝皮,深達木質部,并涂以濃度40ppm左右的萘乙酸,然后在環(huán)剝處套上大小適宜的塑料袋,下端扎實,在袋內填實苔蘚和培養(yǎng)土或吸足水分的蛭石,上端留孔,以利灌水和通氣。在養(yǎng)護期間,注意經常往袋內澆些水,保證一定濕度,切不可干涸(但又不能積水或太濕)。約經2個多月的時間即可發(fā)根。待新根充分發(fā)達后,即可將幼株切離母株,另行上盆栽植。上盆后,置半陰處2周,不要施肥,以后讓其逐漸增加光照。此后逐漸同母株一樣進行水肥管理。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