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為多年生草本花卉。馬蹄蓮佛焰苞花型獨特,為冬春季節(jié)重要
切花。切花栽培管理簡便,南方可露地栽培,北方保護地栽培,一
年四季供應鮮花。
1.形態(tài)特征
地下具有褐色肥大肉質根莖,在根莖節(jié)間處發(fā)芽向下生根,向
上生長莖葉,地上莖高Im左右。葉基生,葉片箭形或戟形,先端
銳尖,長15~45cm,葉全緣,葉柄長,鮮綠色,有光澤;ㄇo基
生,高度與葉近等長,頂端著生一肉穗花序,包于佛焰苞片內。佛
餡苞喇叭狀,先端長尖,全長15—25cm,下部成短筒狀,上部展
開,形似馬蹄狀,花色有白、螢、紅、橙、綠色等。肉穗花序圓柱
髟,甚短于佛焰苞,上部具雄花,下部為雌花,雄花比雌花長4
帶紅暈。佛眼、焰苞圓形,色潔白。白梗種葉柄基部白色,植株j
矮小,生長勢弱。佛焰苞先端闊,開展平放,色潔白,開花期{
抽生花枝多。1~2cm的小塊莖即可開花。栽培上將除白色外的
種統(tǒng)稱彩色馬蹄蓮,常見的有:銀星馬蹄蓮,葉面上有白色斑點
佛焰苞黃色或乳白色;黃花馬蹄蓮,葉片卵狀心臟形,鮮綠色,:
白色半透明斑點,佛焰苞深黃色;紅花馬蹄蓮,葉片披針形,佛:
苞瘦小,粉紅色。
3.生態(tài)習性
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略蔭蔽的環(huán)境。不耐寒,忌干
與夏季暴曬。生長適溫白天15~24℃,夜間白花種不低于130(
紅花種與黃花種不低于16℃。冬季越冬溫度不能低于5℃,夏季
度高會造成塊莖休眠。喜水肥,宜肥沃的黏質壤土,適合的pH
為5. 6~6.5。自然花期3~4月。
4.繁殖方法
切花生產中多用分球繁殖。春秋兩季將母株自土中挖出,剝
母株周圍的小球莖或小蘗芽,分級培養(yǎng),經1~2年培養(yǎng)后即可
花。培養(yǎng)小球最適宜的土壤為腐殖質土和泥炭蘚(或珍珠巖)等
混合。小球栽植深度2~2. 5cm,株行距l(xiāng)Ocm×20cm。出芽前
持土壤濕潤,出芽后及生長旺盛期7~10天施追肥1次。生長期
有花莖出現,應及早拔除,以保證養(yǎng)分集中供給球莖。
5.栽培管理
(1)墼地作畦切花馬蹄蓮多采用地栽,選擇疏松肥沃的黏
壤土,深翻并施足基肥,作成寬1. 2m的平畦或15~20cm的高羹
馬蹄蓮也可作水生栽培。
(2)定植株行距50cmX 70cm,雙行交錯栽植,每穴內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