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形 火棘自然狀態(tài)下,樹冠雜亂而不規(guī)整,內膛枝條常因光照不足呈纖細狀,結實力差,為促進生長和結果,應整形修剪。火棘成枝能力強,側枝在干上多呈水平狀著生,可將火刺整成主干分層形,離地友40cm為第一層,3~4個主枝組成,第三層距第二層30cm,由2個主枝組成,層與層間有小枝著生。
4、整枝 火棘易成枝,但連續(xù)結果差,自然狀態(tài)下僅10%左右,因此應對結果枝年進行整枝,對多年生結果枝回縮,促使抽生新梢。火棘成花能力較強,對過繁的花枝要短戳促其抽生營養(yǎng)枝,并于花前人工或化學疏除半數(shù)以上的花亭以及過密枝、細弱枝,使光線能直接照進內膛,年修剪量以花枝量為準,葉和花亭比為70:1為佳。
二、特征特性
常綠灌木,高可達3米左右。火棘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瘠薄,根系有菌根寄生,自給能力強,喜中性到微酸性土壤;鸺喜光,喜溫暖氣候,在最低溫度-16.9℃,能正常生長,安全越冬;鸺哂休^強的抗旱性,年降水量550mm以上的地區(qū)均能正常生長結果。
火棘果實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礦質元素,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飲料。其果實秋季成熟,似火瓜,可用行道樹或庭院栽植。其根皮、莖皮、果實含豐富的單寧,可用來提取鞣料。火棘根可入藥,其性味苦澀,具有止瀉、散瘀、消食等功效,果實、葉、莖皮也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收斂止瀉的作用。
三、養(yǎng)殖方法
1、種子養(yǎng)殖 火棘果實10月成熟,可在樹上宿存到次年2月,采由種子以10~12月為宜,采收后及時除去果肉,將種子沖洗干凈,曬干備用;鸺锊楹茫シN前可用萬分之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種子,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30cm,開深5cm的長溝,撒播溝中,覆土3cm。
2、扦插養(yǎng)殖 取1~2年生枝,剪成長12~15cm的插穗,下端馬耳形,在整理好的插床上開深10cm小溝,將插穗呈30度斜角擺放于溝邊,穗條間距10cm,上部露出床面2~5cm,覆土踏實,扦插時間從11月至翌年3月均可進行,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