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大型落葉木質(zhì)藤本,長可達30米以上。木質(zhì)莖粗壯,表面皮孔明顯。冬芽緊貼在側枝上,芽外被深褐色的鱗片,上有白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8對,對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基圓,先端尖,兩面具毛,尤其全株幼嫩部位均有毛。落葉性,花紫色或藍紫色,芳香,花期4~5月?偁罨ㄐ,頂生或腋出,長達20~30厘米,下垂,花冠蝶形,紫色轉紫藍色,小花密簇成穗,懸垂性,長達30~90厘米。莢果短刀形,長約15厘米,成熟前為灰綠色,上被銀灰色柔毛,內(nèi)含種子1~3粒,10~11月成熟。
生態(tài)習性。喜光,略耐陰,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又耐水濕及瘠薄鹽堿土壤。對二氧化硫、氯氣和氟化氫的抗性較強。主根深,側根少,不耐移植。
分布。廣泛分布于我國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甘肅、內(nèi)蒙古、遼寧等省區(qū)。
繁殖技術?捎貌シN、扦插、壓條、嫁接、分蘗等法繁殖。
秋零果實成熟后采種,并將種子曬干貯藏,翌年春季播種前溫水浸種24~48小時,待種子膨脹后,點播于苗床中即可發(fā)芽。
春季萌芽前,選取健壯一年生枝,剪取10~20厘米長作插條,成活率較高。也可于秋季,選當年生基部枝條,截成長8~10厘米的插穗進行扦插。
壓條繁殖時,選健壯長枝,在壓條處略去皮,將其壓伏地面,覆以細土或裹以水苔,保持濕潤,促其生根。待其充分發(fā)根后,即可與母體分離而分植。優(yōu)良品種可用嫁接法繁殖,嫁接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枝接、根接均可。
種植技術。紫藤主根長,側根稀少,在移植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根系傷害,并用利刃對根系修剪。一般春秋移植成活率均較高。移植時宜盡可能多掘側根,最好帶土坨。
為促進紫藤枝繁花盛,栽植前需多施基肥改良土壤。早春萌芽前可施有機氮肥、過磷酸鈣、草木灰等,磷、鉀肥。生長期間可追肥2~3次。開花后可將中部枝條留5~6個芽短截,并剪除細弱枝條,以促進花芽的形成。
整形修剪。株形可整成多分枝灌木狀,也可呈曲干懸崖式。休眠期修剪主要是調(diào)整藤式,使其生長走向固定,適當疏枝以利營養(yǎng)空間的利用,并刪除一些無花枝;ê笮藜艨刹捎脤︻^年枝條的強修剪、抹去過多萌芽來適當降低高度,保障灌叢形體和當年生長足量壯枝。秋后花芽貧化前對枝條適當進行短截和疏剪,以利保留長枝下部芽分化成花芽。
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紫藤潛葉細蛾、枯葉蛾、蚜蟲、刺蛾、木蠹蛾、大蓑蛾等害蟲,應注意及時防治。
園林用途。紫藤是傳統(tǒng)的園藝花卉,春季,紫藤先葉開花,穗大花美,且順風飄香,枝多葉茂,觀賞庇蔭均有很好的效果;夏季,葉片墨綠,滿目青翠,伴著聲聲鳥語,徜徉其間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秋季,黃黃的紫藤葉子,隨著秋風緩緩飄落,像是一篇優(yōu)美的詩,一幅美妙的畫;冬季,突兀的藤莖上,堆上潔白的積雪,銀裝素裹,迷人極了。生長迅速,枝葉茂密,花大而美,頗有芳香,為良好的棚架材料,如植于水濱、池畔臺坡之地,使它沿樹攀緣生,
極為幽美,也可綠化門廊、透空的長廊或整成灌木狀叢植于草坪上,或使其攀緣在枯死的古樹上,使枯木逢春。因其壽命長,故能形成蟠曲古老之態(tài)。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lián)系.
保康县|
盐池县|
曲靖市|
南开区|
平果县|
江口县|
巴南区|
乌兰县|
夏邑县|
乐亭县|
庄河市|
云和县|
焦作市|
岢岚县|
湖北省|
龙海市|
正安县|
嘉义县|
大埔区|
南溪县|
沅陵县|
泰和县|
股票|
台东县|
观塘区|
西安市|
罗甸县|
台中市|
和硕县|
宜都市|
玛纳斯县|
保康县|
志丹县|
赤水市|
苍溪县|
遵化市|
芜湖市|
延安市|
共和县|
瑞金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