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蹄蓮是一種深受大眾心愛的盆景花卉,其花、葉也常用作切花材料,無土栽培中也常有規(guī);霎a(chǎn)。
一、品種挑選。
大馬蹄蓮常見的園藝品種有白柄種、綠柄種及紅柄種等。白柄種、塊莖較小,葉柄基部白綠顏色,長勢不迅速,佛焰苞白的顏色,花信早,花數(shù)多,直徑1-2厘米的塊莖就能開花。綠柄種塊莖粗壯,葉柄基部綠顏色,成長勢旺,植株高大,花黃白的顏色,花開遲,塊莖直徑要達5-6厘米以上能力開花。紅柄種成長勢中常,葉柄基部帶紅色,佛焰苞白的顏色,花信介于白柄種和綠柄種之間。
額外,還有一點與大馬蹄蓮同屬的常見園藝栽培種如銀花大馬蹄蓮、紅花大馬蹄蓮、黃花大馬蹄蓮等。
大馬蹄蓮無土栽培方式主要有盆景和槽培。盆景普通選用植株又矮又小緊湊密切的白柄種、紅花大馬蹄蓮和銀花大馬蹄蓮,如以大型植株為目標,可選用植株高大的綠柄種或黃花大馬蹄蓮。以收獲佛焰苞作為切花的大馬蹄蓮,相宜認為合適而使用槽培方式。
二、無土栽培系統(tǒng):
大馬蹄蓮無土栽培系統(tǒng)主要由栽種槽、滴灌系統(tǒng)、營養(yǎng)液池、抽水機和供液定時器等組成。栽種槽可用磚塊砌成,槽框?qū)?0厘米,高20厘米,栽種槽長度按大棚實際長度而定,普通要求不超過30-40厘米。槽內(nèi)先鋪一層分子化合物塑料薄膜以隔離生土,再放入15-18厘米厚的基質(zhì)。適應切花大馬蹄蓮無土栽培的基質(zhì)有稻殼灰、鋸木屑按3:1大小比或認為合適而使用真珠巖與鋸木屑基質(zhì)按2:1大小比混合基質(zhì)。滴灌系統(tǒng)可認為合適而使用內(nèi)嵌式滴灌帶,出水孔距離10厘米或20厘米,每條栽種槽鋪2條。營養(yǎng)液池容量普通以1-2立米米為宜。抽水機挑選要依據(jù)滴灌帶辦公壓力及數(shù)目而定,普通3座大棚可用1臺功率為450瓦的潛抽水機來施行供液。
三、蕃息及栽培:
(1)蕃息以分球蕃息為主。植株進入了休眠期后,剝下塊莖周圍的小球,另行栽植。也可下種蕃息,胚珠成熟后即行盆播。滋芽適溫20℃左右。(2)栽培大馬蹄蓮一般在秋后植球。床植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用肥沃而略帶粘質(zhì)的生土,如:可用園土2份、礱糠灰1份、再稍加些骨粉或圈肥;也可用細碎塘泥2份、腐葉土(或堆肥)1份、參加數(shù)量適宜過磷酸鈣和腐熟的牛糞配合制造的土。植后覆土3厘米~4厘米厚,20天左右即可露苗。
(2)栽種。無土栽培大馬蹄蓮可在八月下旬栽種。選用康健無病、體積完全一樣的種球,按15厘米株距定植在栽種槽中。體積完全一樣的種球,行距40厘米,種球插進去深度為3-4厘米。定植后,在種球外側(cè)鋪修2條滴灌帶供液。應注意通風并維持干燥,以防塊莖糜爛。待植株絕對休眠時,可將塊莖抽取,晾干后儲藏,秋天再行栽植。
四、營養(yǎng)液管理。大馬蹄蓮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可認為合適而使用下面所開列的營養(yǎng)液根據(jù)處方配藥:硝鏹水鈣800克、磷酸二氫鉀210克、硫酸鎂250克、硝鏹水鉀500克、硝鏹水銨30克、乙二胺四乙酸鐵鹽10克、硫酸錳2克、硫酸鋅1克、硼酸1.3克、硫酸銅0.15克、鉬酸銨0.1克。在大馬蹄蓮成長開始的一段時間,營養(yǎng)液液體濃度可扼制在 1.2ms/cm;成長中后期可合適增長到1.5ms/cm,整個兒生長時間間,營養(yǎng)液pH值均要調(diào)到5.6-6.5。營養(yǎng)液供應量主要依據(jù)氣象事情狀況與植株體積而定,普通一天供液2-3次,保障栽培基質(zhì)層潮濕潤澤,槽底有一層淺水層即可。
五、植株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大馬蹄蓮植株管理比較簡單,主要是剝除黃葉和局部外葉。剝不計算在內(nèi)葉的目標是防止葉片擁擠影響光照通風,并花的柄伸出。大馬蹄蓮的病蟲害主要有球菌性軟腐病、膩蟲、棉紅蜘蛛等。球菌性軟腐病可危害葉、葉柄和塊莖,主要由塊莖帶菌廣泛散布,初發(fā)病時可用波爾多液500倍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