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長習(xí)慣:薄荷為淺根性植物,根莖大多集中在生土表層15厘米左右的范圍內(nèi),水準(zhǔn)均分配布約30厘米。根莖和地上莖均有很強(qiáng)的萌芽有經(jīng)驗(yàn),出產(chǎn)上用以作為無性蕃息材料。
薄荷對背景條件的適合性強(qiáng),在海拔2100米以下地區(qū)都能成長。但喜太陽光豐足、暖和潮濕潤澤背景,根莖在5℃~6℃萌發(fā)露苗,植株成長的相宜溫度為20℃~30℃,地下根莖在-20℃~30℃的事情狀況下仍可安全過冬。
。ㄈ┰耘嗉夹g(shù)
1.品種因?yàn)殚L時期的選種和培植,形成了很多栽培品種,如紫莖紫脈、青莖圓葉,68-7、海香1葇諀、龍腦薄荷等。到現(xiàn)在為止江蘇、浙江主要栽培品種為青莖圓葉和紫莖紫脈。新品種海香1葇諀、73-8。近年已在產(chǎn)區(qū)大平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推廣栽種。
2.選地、整地挑選向陽沒有凹凸、肥沃、排水灌溉便捷的沙質(zhì)保肥土壤栽種。忌連作。每1000平方米施入農(nóng)村肥6000千克。配施80千克復(fù)合肥作圈肥。翻耕、整細(xì)、耙平,作成1米~1.2米寬的畦。
3.繁植辦法在出產(chǎn)上主要用根莖蕃息,也可用壓枝蕃息和胚珠蕃息。
薄荷的根莖無休眠期,只要條件相宜,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均可下種,但普通在十月下旬至八月每月前十天施行。挖出地下根莖后,挑選節(jié)間短、色白、粗大、無病蟲害者作種根。而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開溝,深6厘米~10厘米,將種根放入溝內(nèi),可整條排放,也可切成6厘米~10厘米長的小段撒入。疏密程度以根莖首尾相接為好。下種后覆土,耙平壓實(shí),每1000平方米用根莖100千克~150千克。
4.農(nóng)田管理露苗后,維持田地里潮濕潤澤無雜草,小水常澆,如有積水趁早擯除。苗高15厘米左右和每每割取后,應(yīng)趁早追肥,每每每1000平方米追施25千克硝酸銨并輔以小量磷、鉀肥,或人畜糞水5000千克。施后澆大水。
5.病蟲害防治
(1)銹。何逶露嘤昙竞蚨喟l(fā),為害葉片,防治辦法參看柴胡。
。2)白星。5~十月發(fā)生,為害葉片。發(fā)病開始的一段時間用50百分之百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或與1:1:120波爾多液交替噴治。
蟲害主要有小地虎和銀紋撲騰蛾等。
。ㄋ模┎烧斋@與加工:薄荷在江蘇和浙江地區(qū),每年可割取2次,華北地區(qū)l~2次。首次普通在七月的初花信,第2次在十月的盛花信。選晴天晌午前后,用鐮刀貼地將植株割下,攤曬2天,注意翻曬,7~8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至全干即可。如將薄荷莖葉曬至半干,再分批放入蒸餾鍋內(nèi)蒸餾,即得薄荷油。
(五)留種技術(shù):薄荷容易退化,應(yīng)做好留種、選育辦公,常用辦法有:
1.片選留種對于只有小量混合摻雜退化的田塊,于四月下旬苗高15厘米時,或八月下旬二刀薄荷15厘米時,接合除草,分兩次連根拔掉除去野生種或其它混合摻雜種,同時拔掉除去劣苗、病苗,以作留種地。
2.復(fù)壯留種適合使用于混合摻雜退化嚴(yán)重的田塊,于四月下旬,在大田中挑選壯健而不退化的植株,按株行距15×20厘米,移栽到留作田里,增強(qiáng)管理,以供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