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時宜換盆。龜背竹成長較快,每年的三月至四月或九月至十月終換一次盆。換盆時去掉除掉陳土,剪去枯根,把腐熟餅粉或腐熟的雞鴨子糞干粉與生土拌勻放在底層作基肥,而后添加疏松、通氣、排水令人滿意并含腐殖質高的營養(yǎng)生土。
怕強光暴曬。龜背竹是典型的耐陰植物,規(guī)模性出產須設遮蔭設備,可用50百分之百遮陽網,特別下種幼苗和剛壓枝成活苗,切實避免太陽光直射,免得葉片灼傷。成型植株最熱的時候時期也要注意遮蔭,否則葉片老化,匱缺天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
畏空氣干燥。龜背竹天然成長于熱帶森林中,喜潮濕潤澤,但盆景土積水一樣會爛根,使植株休止成長,葉子耷拉,錯過光澤,葉片凹凸不公平。澆水應掌握寧濕不干的原則,常常維持盆土潮潤,但不積水,春秋天每2~3天澆水1次。最熱的時候季候除每日澆水外,需噴泉多次,以維持葉面清爽新鮮,吊掛栽培應噴泉更勤。寒冬葉片蒸發(fā)量減弱,澆水量要減損。
薄肥勤施好。龜背竹是比較耐肥的觀葉植物,為使多發(fā)新葉,葉色綠油油有天然光澤,生長時間每半月施1次肥,上肥料時注意不要讓肥液沾污葉面。同時,龜背竹的根比較軟而嫩,忌施生肥和濃肥,免得燒根。最好運用"卉友"20-8-20春夏秋冬四季用高硝鏹水鉀肥和20-20-20通用肥,對龜背竹的成長更為有幫助。
需包扎整容。龜背竹為大型觀葉植物,莖粗葉大,尤其成年植株的分株時,要設架包扎,免得倒伏變形。待定型后支架拆掉。同時,定型后莖節(jié)葉片成長過于多又密、枝節(jié)成長過長時,注意整株修剪,極力追求天然好看。
病蟲害防治。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小量時可用舊牙刷兒清洗后用40百分之百氧氣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百分之百代森鋅可濕性散劑600倍液噴射散落。
壓枝蕃息時間應在春秋兩季施行。壓枝基質以火盆華麗的裝束河沙為好,河沙先用水沖洗,掃除凈盡雜質。從母本上剪下當年生的壯健側枝,選中、上部兩個莖節(jié),去掉除掉莖節(jié)上的氣根(短根保存)和葉片。壓枝時先用50百分之百的維他命B12溶液處置10分鐘至15分鐘,晾干后壓枝。扦條深度以1/2沒入沙中為宜,株行距為8厘米×10厘米,壓枝后澆一次透水,溫度維持在25℃至28℃,濕潤程度以薄膜內掛水珠為度,并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通過30天至40天在這以后,便會扎根萌發(fā)新芽。待新根長到程度適當時,時芽展開后即上盆,上盆后放到陰冷通風處養(yǎng)護7天至10天后,轉入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