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種或壓枝法蕃息,以下種蕃息為主。
下種培養(yǎng)出的苗挺拔精壯,蓬茸,相宜作批量蕃息。下種前要選育,下種用砂需經(jīng)消毒。因種皮堅實,滋芽率低,下種前最好先破傷種皮,以促出發(fā)前進芽,否則留土久不滋芽,易使胚珠糜爛。播后約10天著手滋芽。認真葉顯露出來后1個月左右.可施行首次移苗。在北方植株不易壯實。
北方多用壓枝蕃息。在春天施行較好,因為其頂端優(yōu)勢表面化,挑選主光軸或徒長枝子作插穗,若用側枝、弱枝則易導致植株冠形不正,只能橫向成長,影響觀賞價值。天然樹脂要去除,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逝川處置,否則,成活率不高。插穗長度普通約7-10cm。壓枝基質(zhì)可用粗砂或蛭石。插后溫度維持在20~25℃,并常常維持較高空氣濕潤程度,4~6個月可以扎根。
【栽培管理】
盆景多用青苗,并應依據(jù)苗的體積挑選適宜的花盆。盆土以3份保肥土壤、1份腐葉土和1份粗砂混合而成。植株喜光,但怕炎熱的太陽,每年5~十月要施行遮蔭或放在牌樓的北面.以給與亮堂的散射光為好。高溫干燥時要對盆稞破雨近地面噴泉,以降低溫度增濕。澆水要趁早,不要待生土干透再澆。成長季候每月應施入以氮為主的薄肥l~2次,供肥不充足,易使枝葉泛黃。成長過程中,主干常向一面傾側,嚴重影響觀賞,應每半月左右轉盆一次.即掉換光面與弱光的位置,讓植株平均受光。這個之外,幼樹樹身薄弱,容易屈曲變型,故從幼株著手就要配以支柱,將主干固定,防止樹身長勢傾側,室內(nèi)培養(yǎng)管理允當,一年內(nèi)可成長一級輪生葉枝。為使株形飽滿,要避免因搬移或室內(nèi)活動折損莖枝,更不要隨便增長分枝而將下層輪生葉枝剪去。每周1次定期噴吐0.5%波爾多液,以防猝倒病。為避免植株長得過高,應每隔2~3年換盆一次,換盆時不要栽植過深,最好使領導扎根的芽點露發(fā)掘出來的面。十月下旬入室后,可給與一定的采光,溫度不低于5℃,但也不要太高。盆土要較潮濕潤澤,不可以過干,睛和氣象還應噴泉增加濕潤程度。
本屬約18種,我國引入3種。常見栽培的還有:南洋群島杉A.cunninghamii,幼樹樹干上部尖塔形,老時則成平頂。葉卵形或三角學狀錐形,上下扁或背部有縱棱。原產(chǎn)大洋洲東南沿海地區(qū)。我國廣州、廈門、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大葉南洋群島杉A.bidwillii,大枝輪生葉。葉形寬大,卵狀葉片形狀。胚珠先端肥大而顯示,兩側無翅.滋芽時子葉不發(fā)掘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