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選擇酸性和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地土壤pH值一般為6~6.5之間,要求土質疏松通氣,有一定的肥力,在紅壤土中生長良好。對新植荒地,應在種植前挖深樹穴,并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料,使有。機質含量達到2%左右,栽植后及時松土和除草,以改善土壤通透性。
二是及時供應水分。下雨后及時排水,高溫無雨時要及時噴水或澆水,做到土壤含水量維持在20%~35%之間。土壤缺水,會抑制其生長活動,使葉片變老加快,無新葉長出,縮短紅葉期。因此,保持合適的土壤水分是紅葉石楠養(yǎng)護的關鍵。
三是合理修剪。要想提高紅葉石楠的觀賞性,一定要重視修剪工作。一般在早春、初夏、初秋發(fā)芽前或新梢生長后期修剪。修剪程度可根據枝梢長勢決定,原則上是去弱留強,中等的適中處理,以保持樹形的美觀。抽梢過快過多時應多次摘心,以利于促發(fā)分枝,防止脫節(jié)和樹形瘦高。修剪時忌留樹樁,一般剪口在節(jié)上0.5厘米左右。修剪后應注意肥料的適當補充,促其健壯生長。
四是肥料供應要到位。在肥力好的土壤中苗木生長旺盛,不用施肥。發(fā)現(xiàn)新梢生長不良,或停止生長時,應及時補充肥料。在生長季節(jié)每7~15天應施一次稀薄氮肥水,保證適時抽生新梢。在栽植時,應避免種在常被踐踏的板結土壤中,否則不利于澆水施肥,滿足不了肥水的及時供應,紅艷效果不好。
總結 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和嫩葉而得名,其紅葉鮮艷持久,且具有多次抽梢萌發(fā)能力,在園林中備受推崇。近3年來我地種植收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它的生長速度快,且萌芽性強,耐修剪。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極具觀賞性;在夏季高溫時,紅葉石楠的葉片轉為亮綠色,在炎炎夏日中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在綠化中既可修剪成矮小灌木,也可作為色塊植物片植,或與其他彩葉植物組合出各種圖案,還可培育成獨干、球形樹冠的喬木,或作為行道樹、庭蔭樹等,都深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