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樹根系發(fā)達,生長快,如果每年換盆換土一次,扦插苗在2-3年內就可以長到1.5m以上。
高空壓枝:
選擇兩年生的健壯枝,在枝著生處向上15厘米處環(huán)剝,深至木質部,寬為0.5厘米左右,并用草木灰涂抹傷口。取一片長寬約為15厘米的塑料薄膜包在環(huán)剝枝上,做成寬松筒狀,于環(huán)剝口下5厘米處扎實筒下端,而后向筒內裝滿相對含水量為60%的培養(yǎng)土(同“土壤枝插法”配制的土,最后將筒上端扎實,并將母株置于遮陽網下。生根期間管理類似“土壤枝插法”。20天后生根,1月后即可沿塑料薄膜筒下端截斷生根枝,剝去塑料薄膜筒,帶土移栽入土,進入正常栽培管理。
冬季扦插可利用單芽繁殖,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插穗、增加繁殖數(shù)量,而且成活率也較高。選擇健壯的當年生枝條,每個芽眼截成一段做插穗。注意芽節(jié)以上要保留1厘米,以防止芽眼枯萎,芽點以下要全部保留。切好的插穗應先放在清水中洗掉白色乳液,葉片用塑料繩綁在莖上,扦插深度以芽眼微露土面為宜。插后蓋塑料膜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至25℃之間。1個月左右即能生根,三四月時可上盆栽培。
土壤插枝法:
培養(yǎng)土的配制:50%細園土加50%細沙或50%的細園土加50%燃燒較為徹底的細爐灰渣過篩拌勻,亦可直接用沙至壤土或細河沙。配好后鋪在育苗畦中或上盆,土層厚約15厘米。
插穗來源及處理:從兩年生健壯枝上截取插穗,穗長約10厘米-15厘米,形態(tài)學上端留兩片葉(呈對稱狀),上切口橫切,下切口呈30°-45°角斜切(目的是增大愈傷面積,插穗生根量大),多余葉從葉柄末端1厘米處剪掉,所有切口均用草木灰蘸涂,放在陰涼處晾2小時-3小時,至切口變干(以防傷流)。
扦插與管理:插穗與培養(yǎng)土表面呈30°-45°夾角斜插入土(使下切口面與培養(yǎng)土表面平行生根的生理空間大,根分布廣勻),深度為3厘米-5厘米,壓實,株行距均為15厘米-20厘米。插完后立即用稀釋300倍的40%福爾馬林液或稀釋800倍的50%甲基托布津淋透培養(yǎng)土,以后視具體情況每隔幾日淋水一次,使培養(yǎng)土始終保持在相對含水量60%左右。
每天早上和傍晚各用噴霧器淋葉水一次,氣溫高時酌情增加淋水次數(shù),盡量使空氣濕度保持在相對濕度70%左右。用70%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陽。淋葉水和遮陽的目的是增大空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減弱光照強度,以減弱葉片及莖桿的蒸騰作用,協(xié)調插穗體內水分平衡,是保證高成苗率的關鍵措施。扦插后約20天生根,1月余即可移栽,并進入正常的栽培管理。
水插法:
插穗的來源和處理方法基本同土壤插枝法,只是切口最好用膠泥處理。清水來源于井水、河水或自來水,曬幾日,以補充氧氣和提高水溫。用厚約2厘米的泡沫板漂在水面作固定支撐物,將插穗按株行距均為15厘米-20厘米插在泡沫板上,穗入水深度約3厘米-4厘米。用70%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陽。3個月后即可移栽,進入正常栽培管理。
橡皮樹葉片肥厚、寬大美觀且有光澤,紅色的頂芽狀似伏云,托葉裂開后恰似紅纓倒垂,頗具風韻,是優(yōu)秀的家庭盆栽觀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