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條的選擇和采集
選擇生長健壯,充分木質(zhì)化,無病蟲害的一年生苗干,或樹基部萌發(fā)的一年生枝條。枝條粗度各樹種不同。毛白楊枝條基部粗應在1.5厘米以上,泡桐為2.5厘米以上。枝條太細.成活率低,苗木生長弱。(你知道富貴竹怎么養(yǎng)嗎?)
春、秋季均可采條。春季采條,可隨采隨埋。秋季采條,可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貯藏,方法基本同插穗的貯藏。毛白楊秋采條,應在枝條上的葉大部分落完,而梢部尚保留少量葉片時采集,生根容易.成活率高。
2.種條的截制
毛白楊等樹種.在山東等地,一般埋長條.不進行截制。梢部質(zhì)量差,一般很難生根發(fā)芽,在埋條時可用基部重疊。陜西等省,一般將梢端50厘米剪去不用,余下部分截制成30一60厘米的條段進行埋條。泡桐等樹種,皮部難生根,應按一定長度截制種條,剪口要平滑,以利愈傷生根。一般是去掉梢部,將中下部枝條,截制成40-60厘米的條段。剪口距芽2—3厘米。
3.埋條方法
埋條時間多在春季。密度隨樹種而異。方法有以下幾種。
平埋法:在做好的苗床上,按一定距離開溝,溝寬l0厘米,溝深比種條粗度深2--3厘米。把種條水平放八溝中。截制好的短條,基部緊密相接,或重疊一段.而整株枝條.基部與梢端·最少重疊30--50厘米。然后覆土.并輕輕踏實,立即灌水.進行覆蓋。也可做成稍寬的垅,在垅的兩側,開溝埋條。
點埋法:按照行距在苗床上劃線.開淺溝(破地皮即可),把枝條水平放入淺溝中,種條之間要有重疊。然后覆土,平溝。再每隔30厘米左右堆一土堆,立即灌水。土堆處水分條件好·可以生根,土堆之間,種條上的芽萌發(fā)成苗。點埋法對平埋法來講是一種改進。它解決了平埋法中,由于埋的過淺,土壤干燥.影響生根,埋的過探則影響發(fā)芽的缺點。
弓形埋條法:對于枝條容易彎的樹種,可采用弓形埋條法。一般甩截制好的40一60厘米的種條,用小鏟開縫,將種條兩端呈弓形插入土壤深處,種條中部伏臥于地面,前后兩條重疊l/2,并適當錯開。這樣插入土壤的兩端愈傷生根,弓背發(fā)芽成苗.弓形埋條,同樣具有點埋法的優(yōu)點,而且可使用較細的種條。一般在干旱.較疏松的土壤條件下應用。
4.撫育管理
在種條生根發(fā)芽期,需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適時澆水。當幼苗高達l0厘米左右,在基部進行培土,以促進新莖生根。這樣每一株苗就有自生根。培土工作要進行2--3次。當幼苗達20厘米時,即可斷條定苗。其它撫育管理措施同一般育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