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適生區(qū)域 日本落葉松原產(chǎn)地的分布區(qū)在北緯35°8′~38°5′之間,垂直分布于900-
3、日本落葉松的繁育技術(shù) 日本落葉松可采用播種、嫁接、扦插三種方式養(yǎng)殖。嫁接和扦插兩種方式一般只在品種改良和遺傳育種上采用,而生產(chǎn)上往往采用播種養(yǎng)殖,F(xiàn)就播種養(yǎng)殖方式介紹如下:
3.1圃地選擇與整地作床 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排灌良好,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輕壤土育苗。冬季整地,每畝施有機肥
3.2 種子處理與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4小時,用清水洗凈后再倒人
播種期在3-4月,當?shù)乇頊囟仍?st1:chmetcnv unitname="℃" sourcevalue="1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0℃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量為 4- 4.skg/hm2,播種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條播,溝距10
3.3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適時澆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濕潤,并注意松土除草,除草結(jié)合松土進行,作到除早、除小、除了。為了防止日灼和立枯病,在苗床上方須搭前棚,保持透光度在60%-70%。在 6月上旬和 7月中旬施兩次肥,每畝施尿素 2.
4、日本落葉松的營林技術(shù)
4.1 整地方式及規(guī)格 一般采用穴狀、魚鱗坑和水平溝整地。在新采伐跡地、雜草較少的棄耕地,灌木較稀的立地條件上,采用穴狀整地,規(guī)格為
4.2 造林季節(jié)及密度 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3-4月為好。采用2年生的1-2級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段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頃 1600- 1700株為宜,株行距 2 X
4.3 幼林撫育 造林后3年內(nèi)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撫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別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頃施用尿素
5、病蟲害防治 從重慶引種日本落葉松的情況來看,主要須防治的是早期落針病。防治方法可采取營造針闊混交林的方式,對過密的林分,應(yīng)清除被壓木、病弱木,并適當修剪枝條以減少病源,對發(fā)病較重的林分,可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采用 400-600倍的代森胺噴灑樹冠1-2次。
日本落葉松,學(xué)名Larix leptolepis(Sieb.et zuce.)Gordon(Larix kaempferi Sargent),松科,落葉喬木。日本落葉松原產(chǎn)日本本州島中部,于本世紀初成功引入我國。目前我國已在十五個省、市引種栽培,且表現(xiàn)良好。據(jù)巫山縣林業(yè)局在梨子坪林場測定,15年生日本落葉松年均高生長87.93cm,年均胸徑生長0.95cm,年均材積生長0.0064m3,單株材積0.0193m3,是中山地帶造林的優(yōu)良樹種。日本落葉松的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