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 無患子科
別名
燈籠花 、黑色葉樹 、木老芽 、木欒 、石欒樹 、山茶葉 、山黃栗頭
產(chǎn)地與習(xí)性
樹種分布于北京市、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黑龍江、江蘇 、安徽 、山東 、河南 、四川 、陜西 、甘肅等地。欒樹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亦稍耐半蔭;喜生長于石灰?guī)r土壤,也能耐鹽漬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澇。深根性,生長中速,幼時(shí)較緩,以后漸快。對風(fēng)、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qiáng)的抗性,枝葉有殺菌功能。
形態(tài)特征
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冠多傘形。枝葉繁茂秀麗,春季嫩葉紅色,夏花滿樹金黃色,入秋蒴果似盞盞燈籠,果皮紅色,絢麗悅目,在微風(fēng)吹動(dòng)下似銅鈴嘩嘩作響,故又名“搖錢樹”。種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為常見。花期5月~ 8月、果期8月~ 10月,樹高可達(dá)20米。
繁殖與栽培
播種繁殖。
應(yīng)用
欒樹適應(yīng)性強(qiáng)、季相明顯,是理想的行道、庭蔭等景觀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