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繼木栽培管理技術(shù)
紅花檵木,別名紅桎木、紅檵花。為金縷梅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被暗紅色星狀毛。葉互生,革質(zhì),卵形,全緣,嫩枝淡紅色,越冬老葉暗紅色。花4~8朵簇生于總狀花梗上,呈頂生頭狀或短穗狀花序,花瓣4枚,淡紫紅色,帶狀線形。蒴果木質(zhì),倒卵圓形;種子長卵形,黑色,光亮;ㄆ4~5月,果期9~10月。紅花檵木枝繁葉茂,樹態(tài)多姿,木質(zhì)柔韌,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樹樁盆景的好材料。花、根、葉可藥用 。
整地做廂
將底土進行翻耕,深20至30厘米,打碎土塊,清除石塊、瓦片、殘根及雜草等。每畝施鈣鎂磷鉀肥400 至800公斤。紅?木小苗采用廂式栽培,廂面高出地面20厘米,苗床寬1.2米,長度視地勢而定。每兩廂之間設寬40厘米的步行道,每廂外側(cè)設一條20x20厘米的排灌水溝,整個地塊在周邊設40x30厘米的排灌水溝。
苗木移栽
起苗應在土壤濕潤的狀態(tài)下進行,起苗前3小時充分灑水,使?jié)駶櫟耐粮皆诟荷,避免根群受傷。起苗時做到邊起邊栽,勿使其長期暴露于強光下。如需長途運輸,苗木根部要打稀泥漿,并用塑料袋包緊。整個地塊栽完后,及時灌水。栽苗季節(jié)以10月上至 12月中旬和2月上旬至3月下旬為好,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易產(chǎn)生凍害,4月以后栽苗因光照強、氣溫高會影響成活。栽植可分溝植或穴植,每畝栽1至1.5 萬株。裸根移植應將根系舒展于穴內(nèi),勿使其卷曲,上蓋細土,稍稍提動,使根群舒展,再輕輕壓實,澆足壓蔸水,再蓋一層表土保墑。秋季栽植應避免冬季受凍,當氣溫降至0℃以下時,要采取防寒措施,一般是在苗床上鋪蓋干草、落葉,也可拱蓋薄膜。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能促進苗木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中耕深度依苗木根系的深淺及生長時期而定。幼苗小苗中耕宜淺,中苗大苗宜深;近植株根部宜淺,株間行間宜深,一般以3至5厘米為好。中耕除草常在5至6月進行,7月以后苗木根系已擴大到株行間,要停止中耕,否則將切斷根群,使苗木受損。
適時追肥 2至3年生出圃的紅花繼木球類,追肥目的是促進枝葉生長,氮肥可多施,但在秋季苗木生長后期,應增施磷鉀肥。追肥除糞干、人糞尿外,也可追施腐熟的豬糞尿,對紅花?木有催紅作用。大面積栽培時,化學肥料亦可配合施用,2至3年出圃的苗木,可每 100平方米施硝酸銨1.2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氯化鉀0.5公斤。
總結(jié)一下紅花繼木的培育技術(shù)不外乎以下幾個要點:
紅花繼木的組織培養(yǎng)包括初代培養(yǎng)、繼代增殖培養(yǎng)和生根培養(yǎng)。組培技術(shù)在紅花繼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不僅僅限于組培育苗,還有望通過組培在育種上的應用,解決種間、屬間等遠緣雜交和雜種胚停止發(fā)育的缺陷,使紅花繼木的種質(zhì)資源進一步純化和提高。
1、外植體
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紅花繼木莖尖、芽及枝等作外植體,其中外植體采集在7~8月最好,污染率較低。
2、培養(yǎng)基
紅花繼木的組織培養(yǎng)包括初代培養(yǎng)、繼代增殖培養(yǎng)和生根培養(yǎng)。試驗表明,初代培養(yǎng)和繼代增殖培養(yǎng)基可參考MS+BA1.0mg/l+IBA1.0mg/l;生根培養(yǎng)基可參考1/2MS+NAA1.0~1.5mg/l+0.1%的活性炭。
3、培養(yǎng)條件
紅花繼木的培養(yǎng)條件一般為:溫度20℃左右,光照時間14h/d(每天14小時),光照強度為1500LX(勒克斯)。